影響中國汽車的巨頭們
他們是中國汽車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很大程度上他們的一舉一動決定了中國汽車工業未來的命運。《汽車商業評論》為您確定他們在當下的坐標。
苗圩
工信部的新希望
2010年12月25日,55歲的苗圩接替65歲的李毅中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新任部長,是中國最年輕的部長之一。這位老資格汽車人從副部長升為部長被人們視為是對中國汽車工業的利好。
自1982年從合肥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畢業后,苗圩便與汽車結下了不解之緣,歷任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銷售部經理、生產司副司長、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副總工程師、東風總經理等多個崗位。他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頂著巨大壓力對國有企業東風汽車實施的有史以來最為復雜也最為成功的“大手術”。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出臺汽車限牌政策,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特別是自主品牌汽車是一大打擊。苗圩的上任或許能夠在未來對此進行糾偏。他認為用車階段的社會問題,不能依靠“限制汽車發展”的方法而要用創新方法和手段加以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苗圩的上任,必將對此前信奉彎道超車論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產生重要的影響。
他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肯定是一個方向,但目前的問題是“有些人把這個講得過了頭”,他批評一些電動車企業“忽悠”所謂“中國借新能源車彎道超車”論,他提醒我們“在重視發展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對傳統能源汽車的節能降耗。”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工信部和科技部,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方面,將產生越來越明顯的角力。
2008年3月11日公布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來,理應交由工信部的固定資產投資管理職責仍在其他部委。這造成工信部在履行工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的重大任務時,經常顯得“手段不足”。李毅中說:“改革還沒有完成,決不能半途而廢。”繼任者苗圩也繞不開這道坎。
苗圩是一位頭腦冷靜、想法理性之人,有理由相信他能夠在工信部部長位置上干出一片新天地。2009年夏天,他在位于工信部主樓三層的簡樸辦公室里接受《汽車商業評論》獨家訪談,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著裝簡樸,穿著一雙老式布鞋,不打官腔,沒有一點官架子。
萬鋼
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這是一個有夢想的人。
2000年,在德國奧迪工作的萬鋼向國務院提出了開發潔凈能源轎車,實現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當年底,他在科技部領導的邀請下回國工作,同時被聘任為2001年啟動的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
2007年4月,作為同濟大學校長的他出任科學技術部部長。第二年8月,他說:“希望經過4年到5年的努力,在2012年每年汽車產量中有10%,就是至少有100萬輛以上是節能新能源汽車。”
時間已經進入2011年,這樣的希望顯然要成為泡影,現實與夢想之間存現了不可逾越的差距。
在萬鋼負責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期間,他確立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提出了近期發展混合動力汽車,長遠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的思路。但是在經過2006年開始的又一個五年計劃(“十一五”)后,業內已經傳出聲音,與國外同行相比,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與國外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反而是越來越大了。
而2005年底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記者長篇訪談時,萬鋼曾經這樣表示:“我們和對手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中國的汽車產業一直不景氣,抓住這一次,中國的汽車產業應該會往前走一步,這是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政府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上希望用整車來帶領零部件的開發,出發點很好,但是由于補貼更多地傾向于整車,導致關鍵技術的外來化和自己能力的空心化。對此,國家在“十二五”計劃中進行了改變。
今年59歲的萬鋼最新預計2021年全球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將達2000萬輛。他認為“十二五”中國將進一步增大對于電動汽車研發的投入,希望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掌握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形成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汽車工業體系。
這個夢想這一次能夠實現嗎?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