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汽車的巨頭們
胡茂元
更開放的心態
大概一年多前,也就是2010年元旦過后不久的一天,可能是讓胡茂元,這位中國汽車界的小個子巨人覺得郁悶的一日。
一則后來被上汽集團辟謠的媒體報道說,1951年4月出生的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將于2010年提前卸任。當時,即使按照正常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他也還將在任一年,對于將上汽運作得風生水起的他來說,正常退休已屬惋惜,提前卸任幾乎是不可接受。
時至2010年底,精力充沛的胡茂元不僅沒有正常退休,反而再次當選上汽集團黨委書記,這意味著他將繼續領導這家中國最大汽車集團5年時間。盡管過去一年中并非諸事皆順,站在2011年時光隧道中的他,應該還是春風得意。
得意之事包括過去一年上汽以355.84萬輛的銷量繼續領先中國其他汽車集團(東風272.48萬輛、一汽255.82萬輛和長安237.88萬輛),增長31.53%,穩居國內汽車行業的冠軍席,并有望進軍全球汽車行業前八位。
得意之事更包括過去一年,上南合作經過千日融合已經告一個段落,從經濟含義來講,南汽已經全面扭虧。2010年,南汽產銷整車近30萬輛,是上南合作前的三倍,并在2010年6月開始盈利;南京依維柯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利稅也比三年增長幅度近一倍;東華公司也實現了全面扭虧。
得意之事同樣包括上汽與通用汽車的戰略合作進入到了新高度——從聯手通用開拓印度市場到入股通用汽車約1%的股份。如果算上購買MG羅孚的知識產權之事最終導致的成功,更加顯示出入主雙龍失敗是上汽國際化道路上不得不交的一筆學費。
未來胡茂元主政的整個“十二五”期間,上汽定下了更為宏大的發展目標——具備年產銷整車600萬輛能力,海外業務規模在國內汽車大集團中處于領先地位;年產銷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發汽車突破總量的40%,形成系統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具有獨立產品開發能力的國內零部件配套體系;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0%左右。
2011年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上汽的目標是力爭整車銷量突破400萬輛。
5年以后,想必上汽在全球汽車業的版圖上將會扮演更重要角色,如何能夠真正要做到這一點?在2010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胡茂元提出“縮短與世界汽車工業差距的推動力—— 企業文化也是競爭力”,年底他對《汽車商業評論》再次對此進行了強調。
徐建一
艱辛開辟自主路
從2007年底回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出任總經理到2010年底轉任董事長,不知道徐建一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無論如何,一汽又處在了轉折關頭。
根據一汽“十二五”規劃,2015年產銷目標為5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占據200萬輛。對于自主品牌在2010年才邁入100萬輛門檻的這家汽車集團來說,瘋狂擴張的意圖異常清晰。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一汽“十二五”將在前五年投資129.1億元的基礎上,再投入研發費用190億元。一汽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將拿出1500億元經費以達成“十二五”目標,整體上市成為一汽集團融資的有效途徑。
但上市目的遠比此深遠。一汽整體的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條塊分割、各種資源不能擰成一股繩等等弊病或有望藉此而獲得真正的革新。
早在上任之初,針對一汽發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具有生產、技術、管理甚至從政等各方面經驗的徐建一曾經提出調整思路,“凝心聚力,求真務實,統一思想干自主,統一資源干自主”。
徐建一希望把研發資源統一起來,從集團層面進行轎車資源的整合,要理順一汽集團自主轎車研發制造、采購、銷售、人才、質量成本控制等方面關系,形成一汽集團自主轎車的合力。但知易行難,一路走來,頗為艱辛。
2010年4月,北京車展,徐建一終于對外發布有實質性內容的公司全新品牌戰略宣言。這是具有綱舉目張意義的舉措。他同時正式提出要以研發、產品、制造、營銷、管理五大體系為重點,打造中國一汽品牌強有力的支撐體系。
剛剛過去的一年,一汽銷售各類汽車255.8萬輛,在整個中國大型汽車集團中,排名繼續維持第三的位置。對此,徐建一已經不再介意,而是想方設法做好自主。因為如果按照純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排名,一汽在長安之后,屬于第二名。
現在,為了自主品牌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在2011年1月的一汽營銷年會上,富有創新意義的中國一汽授權經銷店投資人聯盟正式成立(參看本期文章《投資人聯盟》)。對于徐建一所稱的主攻自主品牌的中國一汽第四次創業來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1953年12月出生的徐建一現在所盼的可能還有新的總經理。現任副總經理滕鐵騎或者秦煥明將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年輕人上臺更有利于支持他開創這家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老資格汽車公司的遠大前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