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論持久戰 ——淺談中國客車的國際化征途
中國客車近三、五年迅速攀升著出口記錄,于是,一種論調緊跟著攀升著分貝:中國客車的國際化時代到來了!不過,去年以來,客車業界及其他一些人士(包括國際用戶和競爭對手)中間一種“反調”聲調漸強:中國客車出口將是曇花一現!
本人在客車行業從業逾10年,自有幸在中國客車進軍海外業務領域工作以來,一直在觀察和思考著中國客車的國際化走勢。日前剛從海外市場返國,還沒完全擺脫時差的困擾,“中國時代”與“曇花一現”兩種論調交替著在耳畔鳴響。
中國客車的國際前景如何? 經驗、分析、觀察,直覺綜合在一起告訴我:中國客車是屬于世界的,世界的客車是屬于中國的,然其過程則是一場持久戰。
一、世界客車是屬于中國的,中國客車是屬于世界的。
中國由于其國內已經形成的全球最大客車市場,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客車產業。2004年年產客車過萬輛的國家不超過8個,年產過萬輛6米以上大中型客車的企業全球寥寥無幾,而中國卻以“三龍一通”四家客車企業在產量上霸居全球前四強。在各型汽車中,客車是首先使中國成為全球生產大國的細分車型。市場已經將中國客車推向了國際舞臺,市場必將造就中國客車的國際地位。
綜觀世界各國客車工業,“多品種小批量”的“訂單制”生產模式是一種主導模式。這種模式中基于人工技能的生產組織特點非常明顯。吃苦耐勞、基數龐大、工費低廉的能工巧匠隊伍是中國做好客車工業的一大資源優勢。
全球客車工業還有一個特點,客車很少作為一個獨立品牌出現。大多數客車品牌都依附于或衍生于某卡車(或轎車)品牌,如奔馳、MAN、SCANIA等。整體而言,世界客車的專業化經營程度很低,唯有中國成長出若干獨立的客車品牌,如海格、大金龍、金旅和宇通。這種專業、專注的經營形態有助于構建細分產品優勢。因為當前世界汽車工業正發生一些重要的變化,大多數汽車重量級企業正遭遇競爭和市場的嚴峻挑戰,無暇也無力顧及客車這個狹小的細分市場(2008年中國汽車產銷近1000萬/年,中大型客車僅20萬臺,約2%。)。
還有一個背景很重要,中國的汽車產業正在崛起。這一背景提供了客車所無法獨立成長出的一系列重要競爭要素,諸如供應鏈的成熟、零部件的品質提升、規模成本優勢,技術積累、營銷能力、國際化人才等。
總之,大勢所趨,大勢所定,中國客車是屬于世界的,世界的客車是屬于中國的。
二、中國客車國際化的持久戰役
客車是一種交通工具,而且是一種至關重要的交通工具,因為每輛奔馳著的客車都承載著數十個生命及他們的家庭的幸福。生命是至上的,因而決定生命的載體也具有“至上性”。這種“至上性”于客車來說首先是其安全性的至上,然而就機械本身的特性來說,動態安全的影響因素幾乎遍布了客車的全部構成,有碰撞等機械損害安全,有燃燒等火災損害安全,有噪音、有害氣體等環境質量安全等等。安全是產品的“底線”,卻是技術的“頂線”。就這點來說,中國客車要構建她的國際地位,首先要構建起其安全技術的國際地位。攀登汽車安全技術峰巔是要耗以時日。
掃描一下近年來中國客車出口的市場,的確漂越了四大洋遍及了五大洲,然而業內非常清楚:美歐、日韓等客車高地目前中國客車的品質水平是無法問津的;業內一樣清楚的是中國客出口是憑借其性價比之世界級新高(尤其是分母——價格之低的貢獻)沖擊了一些二手客車市場,喚醒了一些嚴重超期服役客車(有的達20年以上)的更新需求。一些國家街頭穿梭著的老舊客車明示著這兩類市場還如礦產蘊芷。近年來的出口數據表明,中國客車憑借其一定的質量和絕對的價格筑起的競爭高度,正如瀑布般降瀉在全球為數不少的兩類低端市場——“超期服役市場”和“二手車市場”。對中國客車來說,這是一種難得的市場機遇和市場表現。
客車承載著生命,客車亦有著自己的生命。如果說燃油是客車維系生命的口糧,那么維護和修理則是保養、康復、治療、拯救客車生命的醫療保健行為。眾所周知,中國客車比較起世界級客車而言,仍是體質欠佳、體弱多病的,離不開悉心呵護。
客車的市場服務體系就是客車生命的衛生醫療系統。伴隨客車行蹤的市場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耗資耗時的“車本”工程。
客車市場服務體系由維修保養機構、配件保障體系、技術支持體系、體系管控體系四大部分構成。四項活動既各成體系又相輔相成客車市場服務整個體系。這四合一的服務大體系是國際客車市場營銷的焦點、難點和重點之一,不耗以時日、不耗以資源,無以見其效。該體系不見其效,則“客車之生命”無以保障,“客車市場之生命”無以延續。
中國客車走向國際本質上說是中國客車市場版圖的國際化。開疆拓土、擴大版圖首要之務乃是選擇目標對象,亦即確定目前市場,因此動作有不戰而勝之效,亦兼戰而不勝之誤區,鄙人借EMBA上學之機,以畢業課題之名,集同學教授之才,與課題小組繪制了如下戰略方略,冠名為“中國客車國際市場選擇戰略”課題論文。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