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陜汽于水火
改制后,陜汽利用2.5億資金,再通過銀行貸款發展陜汽。我跟銀行的關系還可以,他們也很信任我。資金進來后,我千方百計提升陜汽重卡技術。過去陜汽的橋質量不過關,天天加班加點也做不出來,經過技術改造過,陜汽一下子能夠生產全國重卡里最優秀的橋。
被剝離出來的輔助產業涉及職工2000多名,當時很多改制的國有企業的做法是把這些人推到社會上,我沒有這樣做。我利用陜汽的名聲吸收社會資金,讓民營企業參股,有的投入200萬~300萬,最多的投入1000萬~2000萬,成立規范的股份制公司。
現在,他們都發展得不錯。原來的陜汽總廠勞動服務公司,勞動服務公司怎樣你清楚吧?改制后成為德仕集團公司,做零部件,今年年產值預計能達到七八個億。還有三產公司,過去是為了解決職工家屬就業問題,主要打蜂窩煤,后來逐漸發展成配件廠,經過改制成立萬方公司,現在產值規模是六七個億。這樣的公司大概十幾個,都給救活了。
左手牽曼,右手征地
從曼公司引進F2000技術,使陜汽有了吃飯的產品;策劃北郊基地建設,進一步穩固了陜汽在汽車行業中的地位。
2002年9月陜汽改制完成,等內部稍稍穩定后,我就開始考慮陜汽今后的發展問題。2003年策劃了兩件大事。一是從曼公司引進F2000技術。早在1994年時,陜汽就跟曼公司有過合作,引進了大客車底盤技術,即現在的歐舒特公司,只生產底盤,不做整車。從長遠發展看,今后可能也會涉足整車業務。
有了這個合作基礎,我們就推動跟曼公司在重卡領域的合作。當時曼正在準備F2000的換代,也就是后來的TGA,兩者技術一脈相承,有很多通用件。曼也愿意賣掉F2000技術,而陜汽也特別需要有個吃飯的產品,畢竟F2000技術比斯太爾先進多了。
2003年我們開始跟曼談合作,技術引進我有個創新,就是拆分購買。一方面,陜汽本身規模小,搞整車引進需要國家相關部門批準,當時國家對整車引進管理很嚴,分開購買能規避這個層面的操作難度;另一方面,整車引進涉及到發動機,而國內發動機配套相對成熟,已有濰柴和杭發。更重要的,陜汽跟一汽、二汽不一樣,陜汽不是大亨,就那么點資金,整車技術肯定買不來,只能精打細算。
引進思路確定后,我們再跟曼詳細談判:要什么樣的橋,多少個品牌,價值多少;要什么樣的駕駛室,什么技術,什么價錢;然后是底盤。最后談下來的結果是,除發動機外,駕駛室、底盤、懸掛、橋等加起來,花了不到5000萬元。
談判也有意思。我們4人代表團跟曼公司3人代表團在維也納連續談了4天,真正起關鍵作用的就是這4天。有一天,快談到下午5點了,對方說,哎呀,我們歐洲法律有規定,下班時必須下班。意思是今天不談了。我說,你法律也好,什么也好,我那么老遠地跑到你這里來,事還沒談完,先別急著下班。
曼有曼的用意,我有我的打算。對方說,那你報個價。我就報了一個價。等到雙方侃得差不多時,打個比方,我報價100萬歐元,對方要價150萬歐元,然后他慢慢落,我慢慢漲。等離我們期望值差不多時,我說,這樣吧,咱們采取一個公平合理的折中辦法,雙方報價加起來除以2,相當于取中間數。對方欣然接受。
對于技術轉讓,曼公司有很詳細的條款。在談判現場簽定的協議對技術如何轉讓,曼公司的專家到陜汽多少次,如何指導,零部件如何國產化,圖紙如何交割等,都做了很詳細的規定。此前我們曾參與斯太爾的技術引進,對技術引進程序已很熟悉。
合作中,我的另一個創新是:只引進技術,不涉及品牌,讓陜汽保持獨立品牌。曼也答應了,可能曼覺得當時陜汽不行,如果把品牌讓出來,對它不一定是好事。這就是陜汽德龍系列重卡的技術來源。
另一件大事就是策劃北郊基地建設。為何要建新基地?我有個基本觀點,陜汽的東郊基地和麥李西溝,實實在在地講,跟國內外其他汽車企業比起來,那不叫汽車廠,只是零零散散的幾個大車間。我對大家講,陜汽現在發展速度很快,但你們不要只滿足于現狀,如果只維持現狀,將來陜汽在汽車行業里肯定沒有立足之地。
我帶著班子成員在西安到處選地,大多數人看中了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確,那里環境條件較好,但開發區只能給我1500畝地。一方面我覺得土地不夠用,另一方面,發展企業,不是說要尋求怎么舒服,還要看給企業的條件。
經過多方比較,我最后確定在北郊建基地。我很感謝聶(新勇)總,這件事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我們從2003年開始策劃選地,當年年底就談好了土地。
多年后,班子成員才跟我說了實話,實際上他們大多數人內心都不理解這個決策,但他們還是愿意跟我走。一是源于我的誠信,二是我在陜汽的威望,這些成員是我手把手帶出來的,每次我都能給他們帶來信心,所以他們都相信我。但他們有很多擔心:那么大的工廠建起來后,如果沒有市場怎么辦?其實我自己心里也明白,我是決策者,做決定后的責任要由我來承擔。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