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陜汽于水火
老積極分子
我從1960年進入大學就開始寫入黨申請書,但直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我才被批準入黨。整整18年,算是老積極分子.
1967年底分配,我被分到陜汽。這是一個三線企業,搞軍車,是保密工廠。1960年代初,考慮到濟汽、一汽等企業均在遠東蘇軍和駐韓美軍轟炸機航程范圍內,中央便提出在湖北組建二汽,在陜西組建陜汽,在四川組建川汽的設想。經國家計委批準,陜汽搞3噸越野車,川汽搞5噸越野車。二汽規模很大,很快就在十堰市建立了基地,川汽離重慶較近,后來所在之地就變成重慶雙橋區,也城市化了。但陜汽一直在遠離中心城市的一個山溝里發展。
到陜汽正好符合我的專業,畢竟鍛壓跟汽車、拖拉機的生產制造緊密相關。當年年底我拿到分配通知書,過完春節后,1968年1月底我去陜汽報到。結果你猜怎么著?到陜汽報到,不是去陜西,而是去北京新都 暖氣機械廠,陜汽還沒建。我這一生,竟遇到這樣的事,考上了一所大學,結果大學還沒建。
新都機械廠是個勞改廠,在北京北郊一帶,具體位置我忘了。1966年它開始仿制太拖拉越野車。到新都機械廠后,我去找政治部,接待人員說:情況有變化,你們去汽車局報到。
我們連行李都沒解開,便扛著行李去汽車局。汽車局在北京復興門,接待我們的是陳維新,后來在汽車局里管干部。陳很忙,當時陜汽要在北京招收1500多名初高中畢業生當工人,1968年正是文革期間,有工廠招人,大家都希望去,再加上陜汽屬保密單位,自然比上山下鄉好得多,所以來報名的人很多。
我報完到后,陳說,你們先到濟南汽車制造廠(簡稱濟汽)上班,這就是后來的中國重汽。所以,濟汽也留下了我勞動的痕跡。我在沖壓車間干了3個月,主要壓大梁,屬露天作業,濟汽條件很落后,一個油壓機,人工把鋼板抬上去,壓彎后,再把大梁抬下來。我就負責往油壓機上抬鋼板,那時的鋼板不像現在這么精細,鋼板邊上往往都帶著毛刺。
我手上至今還有一塊傷疤,就是當時工傷留下來的。雖然帶著厚手套勞動,但還是有塊鐵屑插到手掌里。我被送到醫院,大夫一看,沒傷到骨頭,當然是皮肉小傷。他叫來實習生,吩咐他把鐵屑取出來。
打完局部麻藥針后,大夫讓實習生用刀拉,實習生不敢。大夫說,這地方,不傷筋,不動骨,怕什么?你多拉一點肉也沒關系。
取出毛刺后,大夫讓實習生縫合傷口。剛縫了幾針,針在肉上被繃斷了。麻藥勁一過,隱約感覺有些疼。大夫又說,再往深里打。最終縫合了,卻落下個終身紀念。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