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卡位戰
1837年,英國一些教會女校為確保學生在上下學途中的安全,使用專門的紅色馬車來接送學生,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校車。但是長期以來,校車在中國不是個常用詞。2011年,因為幾次重大事故,校車在中國不僅成為汽車界同樣也成為社會的熱詞。進入2012年,2011年底刮起的校車旋風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愈演愈烈。今年已經成了客車行業公認的“校車年”。
校車的營銷大戰早已率先在網絡上打響。最近幾個月,如果你用百度搜索“校車”,就會發現客車企業正在這里展開一場激烈的校車推廣卡位戰,百度推廣的前幾位不斷易主。《汽車商業評論》注意到,最瘋狂的時候,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客車企業的校車推廣廣告。宇通客車、金龍客車、上汽商用車Maxus大通、黃海客車、上饒客車、少林汽車、南京依維柯等企業你爭我奪,甚至一些汽車改裝企業也按捺不住寂寞,投身其中。
2012年2月15日,一場現實版的校車大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上演。在這場名“2012首屆中國校車發展研討會暨國際校車展覽會”上,來自于22家客車生產企業的52輛橙黃色校車齊聚一堂。齊聚一堂的原因很簡單,此次展會在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公安部、全國記協協辦,看起來就是政府部門舉辦的一次校車大比武。這是一次真正的交鋒,面對著一片橙黃色的校車海洋,誰才是最后的贏家?
校車翻身
對于現在正處于上學年齡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父母大多是70后和80后。彼時,學生上學的方式無非三種:步行、騎自行車和乘公交車。但是現在,這些70后和80后的父母們必須要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去了解和嘗試一種從歐美流行過來的時髦方式——坐校車。校車,一直以來是人們很少談論的話題。雖然我們不能否認,它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并扮演著它的角色。在農村,為了幫助路遠的孩子上學,有校車,只不過常常簡陋不堪,有的根本就不算是一輛車;在城市,為了能夠提升學校的檔次,招收更多的生源(客車企業也將此作為校車的賣點進行推廣),有校車,但也就是高級一點的中巴或者大客。
2008年10月,當宇通客車率先在其“陽光巴士”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推出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專業級校車ZK6100DA時,校車曾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初放異彩的新能源客車一起被客車行業認為是未來最具前景的兩大車型但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與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客車相比,校車則顯得寂寞、冷清,甚至無人問津。直到2011年11月,甘肅一起慘絕人寰的校車事故發生,終于改變了校車的命運。2011年11月16日,甘肅省正寧縣一輛幼兒園校車與運煤卡車迎面相撞。這輛原本荷載人數只有9人的校車實際搭載了含幼兒園學生和老師在內共64名乘客,最終釀成20死、44傷的慘劇。此事一出,震驚全國。一時間,校車開始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各地媒體對校車的關注也空前高漲,校車問題頻繁見諸報端。針對多個地方出現的校車安全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1年11月27日出席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時強調,國務院已經責成有關部門迅速制訂《校車安全條例》,抓緊完善校車標準。中央對校車關注的信號一出便迅速刺激了所有客車企業的神經,政府主導、財政支持,校車市場充滿了無盡的想象。2011年12月,雖然《校車安全條例》尚未出臺,但各家客車企業已經開始紛紛在市場上推廣自己的校車產品,各地政府也摩拳擦掌,隨時準備響應中央的號召。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