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未開的特力馬
如何定位它
張豫:我們討論了Telematics的功能和對消費者的價值,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整車廠是怎樣定位Telematics的,是可以使廠家的車型更具有競爭力、可以多賣車嗎?
丁宇:在Telematics這個問題上,我們供應商是圍繞主機廠來做的,我們只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建議。很多Telematics系統已經上市的車廠,比如通用、豐田、日產,從現有狀態來講,都在做安防。整車廠肯定是有自己的考慮,但我不知道他們在配置上只注重安防的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講,完全可以做3G,甚至對4G做前期的研發都是沒有問題的。我是覺得目前的應用可能還是比較局限,當然這是個人觀點。
比如說在北京這個城市,冬天非常冷,夏天非常熱,我們為什么不可以通過手機遠程地讓車先預熱或者制冷?我承認這會存在安全性的問題,比如說在發動機點火的狀態下,有可能使汽車處于不安全的狀態,但這可以通過技術層面來解決,在車輛啟動狀態下,同時對車進行完全的監控,對任何的侵入進行報警和防范,應該都是能解決的。我自己本身是駕駛員,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服務,如果有,我肯定會使用。
比如有時鎖完車后上樓,突然想確定車有沒有鎖好,但又不想回去,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短信把車的狀態報告給我,如果發現它沒鎖,可以遠程遙控它鎖上。我覺得給駕駛員提供一些非常方便的服務是Telematics的一些亮點,消費者有可能會為此買單。
前面提到的緊急救援類似一個保險,它的作用見仁見智,有人認為很重要,當然也確實很重要,一些車廠因為緊急呼叫救援而拯救了人們的生命。但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覺得Telematics這個系統很炫,很漂亮,有3G,有噱頭。
不過,我的觀點是不要把車里使用的東西跟普通產品比較,如果這樣的話,沒有必要在車里花這么多錢做這么復雜的東西,還要這么高的質量。如果是為了下載信息,為了看簡單的數據,買一個iPad或者iPnone好了。車廠是要把車賣出去,所以我們關注的是需要跟汽車有關,給駕駛員帶來安全、方便的技術。
張豫:我觀察到在車輛配置方面,自主品牌在和外資品牌競爭的時候,前者配置方面總是在向后者看齊。在Telematics這方面,自主品牌有沒有一個強烈的趨勢,已經開始在使用這個作為配置的一個亮點,可以區別于外資品牌。
林逸:我覺得Telematics要想在汽車行業取得比較大范圍的應用,取決于兩個條件。一個是硬件系統的技術進步,比如流量大、速度快、用起來方便;二是服務內容,讓客戶覺得物有所值。隨著價格的降低,我認為裝的會越來越多,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性價比越高,用戶才會越多。
張豫:Telematics涉及到的利益相關方非常多。我記得11年以前,我做過一次Telematics的測試,那時大家就爭論這個應該是由整車廠來主導整合資源,還是應該由第三方來主導支持。過了十年之后,最終是由誰來主導它的發展的?
丁宇:如果是關注于信息娛樂,不需要經過車機,不需要前端安裝的話,很多后裝產品都可以實現,電信運營商完全可以做到。如果是跟車有關的東西,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車廠,因為車廠控制了絕大多數的資源和車里的整個系統。
朱立毅:Telematics關注不同的點,現在車商希望主導的比較多,首先是為了車的安全,車企不希望跟車相關的信息外流,需要去控制;第二跟駕駛員相關的,也就是導航,現在有許多導航尤其是實時交通信息,都是國內技術提供,它們跟車商的聯系已經十分密切,車商也不愿意讓第三方來做,因為這是很大的工程;對于乘客來說的話,比如現在比較炫的應用,不影響駕駛員、整個汽車、和駕駛相關的,完全是由第三方控制的。
張豫:合作與博弈現在都在進行。最后我簡單總結一下,作為新能源汽車,Telematics是必需的技術。在安防等一些關鍵的信息上,這一技術可以提供比較好的價值。電動車和新能源車,未來幾年的發展速度不一定那么快,Telematics在其上的應用很顯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Telematics前途肯定是廣闊的,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祝大家能夠順利地摸著石頭過去。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