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客車 欲行千里必先始于足下
——專訪泰安交運石油公司副經理李先明
燃氣,清潔型資源,因其“綠色、環保”而廣受關注;交通行業,資源消耗大戶,環境問題的“一線殺手”,“低碳、節能”也被提上日程。如此局面,業內人士就不免要問,在電動系統尚未完全“出關”之前,燃氣能否穩住大局,做好過渡期的“先鋒”角色呢?
作為綠色能源,在出租車和公交領域,燃氣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而如今,油價短時間內連漲四次,客運企業運營壓力劇增,國家補助政策還未“露面”,額外成本必須要內部消化,一石激起千層浪,“必須降低成本”客運企業已達成共識。燃氣客車再一次成為焦點。
那么,燃氣客車究竟適不適合客運企業?與成熟的燃油客車同臺競技,它又能否發揮優勢,替客運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采訪了泰安交運集團石油公司副經理李先明。
泰安交運集團石油公司副經理李先明接受客車網專訪
泰安交運最近新增20部天然氣客車,從數量上來說還不算“高調”,但李經理在采訪中卻堅持,雖然目前還屬于初級階段,但燃氣客車發展的大趨勢卻是不會改變的,根據公司規劃,試運營將會逐漸規模化,燃氣客車成為客運主力只是時間的問題。
面對燃油技術和相關配套措施都比較成熟的現狀,李經理為何如此看好燃氣客車呢?這個謎底我們在接下來的采訪中為你揭開。
CNG客車試運營
據李經理介紹,將燃氣作為動力系統的嘗試,泰安交運并不是從現在才開始,在過去兩年,受油價等各種因素困擾,公司已經選購一批CNG客車進行試運營,作為節能減排的主力軍,此項改革,也曾讓大家報以厚望,但兩年的試運營下來,卻發現,改革的效果實在是差強人意,壓縮天然氣客車在長途客運方面受到的局限,是靠現階段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加氣站不完善、續駛里程短這些限制因素,都使天然氣客車本身的優勢得不到發揮。
CNG加氣站于1988年首建,隨著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多條國家級天然氣管道的鋪設,CNG客車也已經開始規模發展,目前在國內推廣應用也比LNG普及,可以說,它的相關技術較LNG要成熟,但李經理認為,對客運企業來說,CNG加氣站不完善導致客車續駛里程短的問題,已經限制了它在城際客運線路上的發展,與LNG相比,CNG可能更適合于公交企業。
情有獨鐘與LNG客車
油價壓力下,加上前期CNG客車運營的經驗,泰安交運決定重新調整發展路線,投資近300萬元建設LNG加氣站,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經理說,加氣站的建設,只是泰安交運展開大規模燃氣客車的第一步。
泰安交運LNG加氣站
“LNG使用的是液化后的天然氣,進行了脫氧、脫硫、脫水和除二氧化碳凈化處理,純度更高,燃燒后的有害物排放量更低,LNG系統攜帶燃料的能量密度大,運輸加注更為便捷。同體積下的實際存儲量遠大于CNG,由于不用攜帶大量壁厚的高壓氣瓶,有效降低了車輛自重,也節省了車內空間”。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說。
眾所周知,LNG客車在環保性、經濟性上都優于LPG,而它續駛里程長的優勢,也正好可以解決CNG客車無法跑長途的問題。所以,看好LNG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據李經理介紹,各大天然氣供應商都已經把發展天然氣汽車作為重點,投入巨資興建加氣站,為天然氣客車的推廣使用鋪開了道路,而西氣東輸等工程也為東部氣源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相信,燃氣客車的發展,一定會是一條光明的道路。
如何選擇燃氣客車
根據前兩年試運營得到的經驗,李經理說,選擇燃氣客車一定要慎重,不能只考慮前期購車成本,應該將眼光放長遠,選擇知名度好的品牌,才能使后期運營有持續發展的動力。
泰安交運在考察市場運營情況之后,選擇了宇通和蘇州金龍的20輛燃氣客車,這些燃氣客車從5月1日開始,在泰安—新泰線上試運營,泰安到新泰的路程大約有130公里,李經理說,就目前來說,這20輛車的運營情況都還算良好。
泰安交運燃氣客車整裝待發
發展燃氣 國家政策很給力
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環保的優質能源,價格為燃油的0.6倍,產生的有害氣體卻可以減少約80%,它清潔、高性價比的特性,正好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新政策。
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積極推動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并將推廣天然氣汽車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受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辦公室的委托正在進行“在城際客運運輸中推廣使用天然氣汽車”的專題研究。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的成長都離不開技術革新和大環境的支持,燃氣客車在公交客運的路上究竟能走多遠,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只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綜合利弊,合理推進”或許才是各公交客運企業應該持有的態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