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面對燃氣客車 莫設心理“高門檻”
“換購天然氣客車究竟是否可行?萬一達不到節約燃料消耗成本的效果豈不虧大了?”在當前油價成本的重壓下,不少客車用戶心存“糾結”,在選擇是否嘗試運營天然氣客車方面左右徘徊。那么,在生活中天然氣客車究竟扮演著怎么樣的角色?在當前,天然氣客車的安全性、動力性能否經受住考驗?福田歐V新能源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在接受客車網記者采訪時為我們解開了心理上的“疙瘩”。
劉國強副總經理介紹:“用燃氣產品作為客運車輛由來已久,從有客車開始就一直在搞,多年下來,燃氣客車的研發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只要不受能源限制,完全可以放心采用燃氣客車,用戶大可不必在心理上把燃氣客車包裝得那么‘神秘’,其實它在很多地區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取得了很好的運營效果。”
福田歐V新能源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在接受客車網記者采訪
油價上漲 燃氣客車成“如意郎”
油價高低是決定運營公司成本的最基本參數,對客運公司的經濟效益具有“乘數”效應。油價居高不下,票價又不允許上提,其直接后果是運營公司經濟效益呈直線下滑。加上近年以來,國內油價連續多次上調,讓本來飽受鐵路“擠壓”的公路客運企業舉步維艱,長期忍受虧本經營的“折磨”。燃氣客車的出現,給客運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他們希望能通過運營燃氣客車來緩解當前面臨的多重壓力。
“隨著油價的上漲,華東(西氣東輸)、西南、西北及山東、安徽、江蘇等沿海地區的客運企業均盯上了燃氣客車,因為在這些地區,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實踐也充分證明使用燃氣客車可節約燃料成本40%以上。燃氣客車常見LNG(液化天然氣)與CNG(壓縮天然氣)兩種,相比較而言,LNG客車儲氣的能量密度更高,同體積容器盛裝LNG量是CNG的2.5倍,所以LNG客車更便于儲存和長距離運輸,為客運企業的大批量采用創造了一個條件。”劉國強副總經理介紹。
此外,眾所周知,安全性是客運企業的生存之本。在天然氣客車的探索路上,不少人擔心其安全性。事實上,天然氣客車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首先,天然氣的自燃點溫度一般在650℃以上,而汽油為427℃,前者比后者高200℃以上,說明天然氣不像汽油那樣容易著火;其次,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的體積界限為5%~15%,而汽油是1%~7%,即大氣中有1%的汽油濃度就可能著火甚至爆炸;再次,天然氣汽車的儲氣鋼瓶系高壓容器,其材質及制造、檢驗、試驗在國內均有嚴格的規程要求與控制。隨著這一質疑的解決,不少公路客運企業開始投身到“油改氣”的浪潮。
網點限制 中短途將演“重頭戲”
長期以來,公交公司對天然氣客車的青睞,刺激了客車企業生產天然氣客車的積極性,同時也誘惑了公路客運企業躍躍欲試。
“天然氣客車在公交線路上運營已十分成熟,僅2007年年底,北京天然氣公交車總量就超過4000輛,北京公交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公交車隊。但是,由于受加氣站、續駛里程的限制,天然氣公路客車在公路客運線路上的推廣一直缺乏動力。”劉國強副總經理說。“公交領域之所以能推廣LNG客車,是因為公交客運領域資源集中度高,通過前期有限LNG氣站的建設,就可以快速實現上路運營。相信隨著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對天然氣汽車重視程度的提高及加氣站網點建設的逐步完善,公路客運也將陸續踏上LNG客車運營之路,且以中短途為主的路線將首先看到效益。”
現實生活中,不少敢做嘗試的企業,如聊城交運集團、邯鄲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揚州汽運集團等都已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在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還不成熟、核心技術尚存缺陷、無法實現大規模替代燃油汽車的尷尬局面下,天然氣客車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些不足。因此,與電動客車相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嘗試在中短途路線試用天然氣客車更具可行性。不僅能有效節約能源,而且能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量。
改不徹底 購買新車是明智之舉
看到天然氣客車的優勢后,新的問題又開始困擾不少客運企業:購買燃氣客車的成本很高,我們能否選擇技術改進,將燃油發動機換成燃氣發動機?
對此,劉國強副總經理表示,這個問題實際上不用探討就已經不攻自破了。我們客車制造企業在動力方面的研究和實驗是通過長期驗證的,會盡一切力量將車輛各個配件之間的匹配性達到最高,進而符合長期經濟效益。而改裝的客車必然存在車輛裝置匹配問題,將原有的發動機做私自改動,可能會導致扭矩下降20%~30%,功率會下降10%。
換句話說,盡管客運企業私自將燃油發動機改成了燃氣發動機,省了那么點兒錢,但由于匹配性差,可能會導致氣耗高出20%,綜合算下來跟油耗費用差不多,甚至可能比原來的燃料成本更高。此外,同時更改變速箱、后橋等其他全部配件更是不太現實。因此劉國強副總經理認為,要想用的好,盡快達到經濟效益,必須購買新的燃氣客車。
當前,盡管還有不少公路客運企業在嘗試與探討燃氣客車的道路上猶豫不決、戰戰兢兢,劉國強副總經理認為,這是因為大家從心理上為燃氣客車的進入設置了一道“高門檻”,事實上,燃氣客車在安全性、動力性以及后期的維修保養等方面都已相當成熟,只是局部地區受到了天然氣資源短缺和加氣站網點不健全的限制。相信隨著國家對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視及天然氣網點建設的完善,燃氣客車定會“破繭成蝶”,大有可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