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動力發展之路還有多遠?
2009年年初以來至今,新能源熱潮不減,究其根本目的希望有更強的動力性、更低的排放,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后的最高性價比。人們對純電動、混合動力熱情高漲的同時,卻對現有的清潔動力有所忽視。業界專家認為,這樣發展下去會離清潔動力之路越來越遠,與原有的想法背道而馳。
清潔能源發展現狀
我國汽車保有量至今已達到6700萬輛,預計到2020年將達1.8億輛。如果保持目前的汽車動力結構不變,到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將達5億噸,對外依存度也將達到70%,二氧化碳和微粒的排放將日益嚴重,燒煤產生SO2也將導致酸雨污染環境。專家預計2020年我國將為燃煤污染導致的疾病支付3900億美元的費用,約占屆時GDP的13%。因此,開展清潔汽車運動將是解決能源及環保問題的有效途徑和必然方法。
全球天然氣已探明總儲量為179萬億立方米,世界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占25%。據預測,2015年世界天然氣產量將超過石油,在總能源結構中超過30%。中國的天然氣資源量估計為38萬億立方米,已探明儲量1.52萬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累計探明儲量可達4萬多億立方米。
2009年前五月恒通客車產量同比增長12.5%,產值同比增長12.3%;從行業地位看,2009年1-4月行業排名由去年的13位躍進到了第8位,5月份又上升至第7位,上升勢頭不減。歸結其因,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主要得益于恒通堅持對清潔能源客車的技術攻克,在節能環保、低成本運營方面表現卓越。
恒通客車
除此之外,2009年全新上線的石家莊市BRT公交車也全部采用了丹東黃海天然氣公交車。
最大攔路虎:基礎設施建設
1999年,國家就成立了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并將國內19個城市列為清潔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并提出“十一五”設想,內容包括建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863重大項目、覆蓋電動汽車和代用燃料汽車、繼續推動CNG/LNG、LPG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和擴大清潔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地區)等。
在現階段新能源技術上不成熟的情況下,是一個推廣天然氣發動機的好時機,相對于混合動力,天然氣發動機的研發技術更加成熟,成本也更低廉,相對傳統的柴油機和汽油機在排放上則更加有優勢。長沙市清潔汽車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李竹林日前表示LNG 公交車具有節能減排、安全經濟意義,建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長沙市清潔汽車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李竹林
然而天然氣公交車只在西部一些城市的公交車上應用較為廣泛,在東部一些城市及長途客運車鮮少應用。2009年10月11日,上柴環保之旅啟動儀式上,熊偉銘總經理表示目前天燃氣車的使用區域主要集中在氣資源開發較早、儲量較為豐富的中西部三大產氣區的周邊省市和燃氣運輸發達的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是是以城市公交為主,天然氣卡車的使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汽車用戶對天然氣的經濟性充分的認識的提高以及加氣站等硬件設施布局的逐步完善,天然氣車輛的應用必將取得長足的發展,特別考慮到運輸、運距等情況,液化天然氣汽車將是天然氣車的發展方向。天然氣發動機推廣還受到比如經濟環境、地域差異以及加氣硬件設備建設速度、用戶重視程度的影響。比如:西部市場氣源豐富,但資金短缺;東部市場政府支持,資金充足,但氣源的基礎設施在規劃建設中,還沒有形成規模。
上柴動力總經理熊偉銘
康明斯全球副總裁曹思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燃氣發動機本身成本就較高,加氣設備更加昂貴,政府應該采取一定政策,中國天然氣資源比較充裕,要發展天然氣動力的車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加氣站和維護??ㄜ嚿蠎檬亲疃嗟?,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怎么來在全國鋪設這個加氣網絡。”
警惕新能源過熱現象
有的人把除了汽油柴油之外的能源都叫做新能源,有的認為新能源只是局限于新型的動力系統,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書林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定義應該是采用新型動力系統的,使用新能源的汽車,但現在全社會出現了新能源汽車過熱的苗頭,這是不正常的,應該加以引導。這也是國家之所以要出臺“節能和新能源技術政策”的原因。
國內氫燃料電池技術領軍人物胡里清等專家認為,單板塊一枝獨秀式的發展是一個初步的階段,到最后肯定進入“相對過剩+不配套”的瓶頸之中。要打破這個瓶頸,關鍵就是多能聯動,彼此打通,形成產業集群,集聚式發展。
眼下業界內對純電動車的熱情高漲,在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大型活動中均有啟用純電動服務車,然而由于遭遇技術瓶頸、成本過高等因素的影響,純電動等車離產業化仍有一定距離,在此基礎上,技術成熟、污染更小的天然氣動力可謂是清潔能源的不二之選。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