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威旺
造車
造微車對與北汽來說是從零開始,但北汽造微車的發展速度卻十分驚人。
從2009年3月正式籌備生產微車,到2010年10月28日底第一輛試制樣車下線,北汽只用了18個月的時間。
這樣的速度要得益于幾年前北汽集團開始的人才引進戰略。
2008年8月,時任南汽集團副總經理、南汽名爵總經理的張欣加盟北汽,負責籌建北汽控股乘用車事業部。3個月后,他給北汽做出了一份北汽自主品牌未來的基本規劃,其中就包括微車產品。
雖然從張欣的履歷上找不出任何他與微車領域有關的經歷,但其實他在2006年時就想過要進入微車市場。
當時還在任南京依維柯總經理的他就曾看好微車和MPV市場,并組織手下團隊對這兩個市場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當時想要拓展業務的想法最終被南京依維柯的董事會否定,其微車計劃也就此擱淺。
加盟北汽給了張欣另外一個平臺。彼時,金融危機的風暴一下令中國汽車企業陷入寒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長安汽車后,長安汽車率先開展的下鄉補貼活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傳遞出了“汽車下鄉”的政策信號。
2008年底,張欣聯系了當時還在南京依維柯任職,現在已是威旺306產品總監的林偉。林偉曾在2006年參與了南京依維柯內部對微車和MPV的市場調研。張欣向他表達了自己想在北汽做微車的想法。
2009年1月,林偉開始了對微車市場的又一次調研。
3個月后,林偉帶著他的產品報告與南汽集團的另外6人一同加盟北汽,參與北汽乘用車事業部的微車、自主品牌兩廂轎車的研發和生產。
這6個人是北汽股份運營與生產部門本部部長、株洲分公司總經理陳宏良、乘用車事業部技術本部技術總監陳娟、株洲分公司總裝廠廠長高建軍、株洲分公司車身廠廠長張虎、乘用車事業部技術本部發動機高級經理潘明和乘用車事業部人力資源總監郭慶培。
正是這樣一次成功的引援,完成了北汽微車板塊的迅速實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