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車發展思路探討
新能源客車的政府采購
在中央政府頒布的政策中,新能源汽車早已成為鼓勵政府采購的對象。2008年8月1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節油節電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新購公務車應優先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并要求把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列入政府采購清單。然而,與新能源轎車的使用對象不同,新能源客車的發展主要依靠政府采購。目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前景被一致看好,政府推動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此外,“十二五”規劃中,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央財政也計劃將1000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其中500億元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億元作為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支持資金;100億元作為新能源車零部件體系發展支持資金;50億元作為試點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
新能源客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能源汽車研發已起步多年,但目前仍基本停留在樣品、展品和示范運行階段,距離市場推廣和商業化還有很大差距。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面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依然不成熟,特別是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即使國內相對比較成熟的混合動力車,與歐、美、日車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如整車控制技術、電機驅動系統技術、蓄電池系統技術、動力耦合技術、發動機及變速器集成控制技術等在國內仍未取得產業化的實質性突破。
2.配套設施尚待完善
純電動汽車、可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在應用中面臨著充電、加氫困難的問題。目前僅有少數城市如上海、深圳建立了幾個試驗性充電站滿足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用戶需求。
3.市場推廣有一定難度
目前,國內市場已有幾款新能源汽車下線并進入量產階段,但銷售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價格太高,對用戶來說并不劃算,此外,還有消費者還不能接受新能源汽車,這是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最大難題,也是中國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顧慮。雖然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節能可以回收一部分效益,但這個收益遠遠抵不上購車成本。此外,新能源汽車還面臨著產品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
4.技術標準不健全
近幾年國內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的標準與法規,對新能源汽車的測試、性能和安全方面做出了基本規定,但仍需要不斷進行完善。
5.售后維修力量薄弱
傳統的整車生產企業大多不掌握動力蓄電池技術、電控單元技術和驅動電機技術。4S店維修技術人員缺乏修理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的技術與經驗。另外電機、蓄電池、電控單元生產企業又對汽車整車生產技術缺乏了解。新能源汽車修車難、修車貴也將制約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