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
目前,全球市場重型AMT自動變速器的保有量超過140萬臺。歐洲市場超過50%的商用車輛裝配有AMT系統,美國20%的商用車輛裝配有AMT系統。2010年,我國工信部發布了《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10年)》其中鼓勵發展商用車自動控制機械變速器(AMT),并規定了具體的技術條件,為AMT今后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AMT全稱為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中文叫做機械式自動變速箱。具有傳統機械變速器傳動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制造、等優點,同時兼具操作方便的自動變速功能。而且隨著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持續攀升,如何降低運營成本,以盡量減少油價上漲帶來的損失是客車運營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涉及燃油經濟性指數的變速器選購標準顯得異常重要,操作簡便、燃油消耗低的AMT越來越受到關注,各變速器生產企業意識到AMT廣闊的市場前景,均欲分一杯羹,其市場的競爭亦趨于白熱化。
外資品牌一馬當先
中國用戶對AMT的最初認識大多來源于采埃孚,其技術相對成熟且在長途客運及公交車上均有應用。10年前,采埃孚總部就開始從事AMT變速器的研發和實驗,如今,采埃孚系列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S Tronic在商用車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此前在上海等地小批量應用將AMT高燃油經濟性、低維護成本、安全舒適、操作便捷等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采埃孚傳動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Wolfgang Schilha說“在適應了AT的國家,AMT很難搶占市場,然而在手動箱普遍應用的中國及巴西未來將是AMT最大市場。”采埃孚的確也將中國當做了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中國不遺余力的推廣AMT。據悉,采埃孚AMT產品于2011年起將在中國市場開始大批量應用,并在未來逐步國產化。
采埃孚ASTronic Lite自動機械變速箱
伊頓車輛集團總裁戴文凱認為,伊頓AMT的優勢在于“燃油經濟性和耐用性更好”。據介紹,目前有超過30萬臺伊頓AMT運行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顯然他們也希望將其他國家成功的經驗延伸到中國市場.伊頓AMT發展歷史更加悠久, AMT產品研發始于1985年,但推向中國市場時間卻不長,分別于在2009年JI 2010年引進了中型6擋AMT和重型AMT。伊頓方面向客車網[www.zxzsfwgs.cn]記者透露,“目前伊頓6擋AMT與國內3家客車主機廠完成匹配工作,成功地在深圳公交運營近10萬公里,重型AMT與國內兩家知名重卡主機廠完成工程匹配。”
伊頓6檔自動機械變速器(AMT)
自主品牌不甘人后
作為大中型客車變速器的龍頭老大,綦齒在AMT的研發上先行一步,綦齒傳動AMT產品研發開始于2007年,于2008年推向市場,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放異彩的京華純電動客車BK6122EV2就匹配了綦齒S3-120AMT系統。綦齒AMT是在手動機械變速器MT基礎上,通過TCU控制選、換檔和離合器的操縱,實現自動化。由于綦江牌機械變速器經過國內外數十萬用戶的實際使用,其可靠、耐用、省油、輕松操縱的品質贏得了行業的高度認可,因此用戶基礎以及性價比將是他們推廣AMT最大的優勢。
綦齒S3-120AMT
一直在國內重型汽車變速器市場稱雄的法士特攜手威伯科在2011年上海國際汽車展上聯合發布FAST重型AMT變速器,正式宣告進軍AMT市場。據悉,FAST重型AMT自動變速器新產品(F-shift)歷經多年的研制,已經完成了在50萬公里的高溫、高原、高寒和山區等各種工況、各種路況和各種載荷試驗,并在部分主機廠的試驗車上進行了試裝,目前,FAST重型AMT自動變速器已形成年產10000臺的生產能力 。法士特董事長李大開表示“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升級換代,AMT應用前景越來越廣闊,預計未來五年市場覆蓋率將達到20%。”
一些小型變速器廠家在AMT研發方面也有收獲,據天津中德傳動有限公司工程師劉強向客車網[www.zxzsfwgs.cn]記者介紹,中德傳動目前研發了2款AMT產品 ,其動力性可比手動擋變速箱提高3%-5%,油耗比傳統AT節省30%,比手動擋降低3%-8%。已經開始進行試運行狀態,中通LCK6939H車型匹配其留檔AMT變速器,參與實際長途運營,已經運行6萬公里,效果良好;五洲龍使用其四檔AMT變速箱應用于城市公交客車,也已經實現了4萬公里的運行。但劉工認為批量應用尚需時日。
中德傳動AMT變速箱
跨國零部件集團攜其先進技術來勢洶洶,國產品牌依仗價格優勢絕地反擊,可預見的是未來AMT市場的競爭會愈演愈烈,誰將在此有所斬獲,誰又將黯然落敗,我們拭目以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