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思成都公交燃燒案 改善公交水平需從細節做起
2009年6月5日8時25分許,成都市北三環附近一輛9路公交車發生燃燒,經初步核實已導致27人遇難,76人受傷。此后,網絡上流傳這輛車毀人亡的9路公交車是四川當地某品牌的天然氣公交車(后經證實是柴油車)。結合日前幾起其他城市自燃的公交車的案例,坊間有人聲稱是天然氣發動機的問題,超載、安全錘丟失、封閉式空調車、公共安全疏于防范等均被認為是原因之一。
成都公交燃燒慘案
天然氣發動機:我比竇娥冤
且不論成都公交燃燒慘案中使用的車使用的不是天然氣發動機,即便是,天然氣本身也不能成為車輛燃燒爆炸的原因。占據10米以上天然氣公交車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上柴動力的相關負責人對客車網記者表示:天然氣發動機在經濟性和排放性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相同功率下的歐四天然氣發動機價格是同樣排放標準柴油機的2/3,使用CNG汽車將能節省近40%燃料費用,燃氣豐富的地區可以節省60%以上,天然氣發動機的壽命和潤滑油的使用期限相較柴油發動機大幅度延長。與此同時,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熱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等特點使用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與柴油作燃料相比可以大大減少排放HC、NOx、CO2,無微粒(黑煙)排放,對改善城市環境有顯著作用。
誠然,汽車以天然氣作燃料時,會有容易泄漏等特點,然而存儲天然氣的鋼瓶系高壓容器 (20MPa),其材質及制造、檢驗試驗在各國均有嚴格的規程控制,在我國有《汽車用壓縮天然氣鋼瓶標準))(GBl7258—1998)。鋼瓶安裝有防爆設施,減壓器、閥門等設備,嚴密度標準高,供氣系統安全可靠,不會因汽車碰撞或翻覆造成失火或爆炸。
事出有因 尚待發現總結
事發后,事故原因引發了全民大討論,成都市政府在第五次新聞發布會上,對公交車燃燒事故發生的原因調查情況進行了通報,初步確定是有人攜帶汽油上車,不排除是故意攜帶。
我們乘坐地鐵、火車、尤其是飛機時要經過層層安檢,然而乘坐公交車并沒有任何檢查措施,即便是在奧運會期間亦是如此。成都公交車燃燒重大事故有人攜帶汽油上車,可以說并不是車輛自身引起的原因,至于攜帶汽油是故意破壞還是無意尚還在調查中,但是從中暴露出個問題:乘坐公交車太自由,公交安全管理也有些失范,此次燃燒重大事故并非偶然,暴露出公交安全的軟肋。
公交超負荷載客導致乘客不方便逃生也被認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發生悲劇的川A 49567公交車,此前成都公交集團發布公告稱,該車座位數39+1,實測站立面積8.6平方米,按照 G B7258-2004城市公交車輛每平方米可站立乘客8人的標準,該車最大載客人數為109人。事發時實載120人,而一般大客車準載人數不過70而已。如此算來,可謂是嚴重超載,在公交車上轉身移動尚屬難事,何況是火災襲來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安全逃生談何容易?
成都公交車換窗
慘案發生后,封閉式空調車也多為人們詬病,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成都市首批30輛空調公交車于6月13日開始接受增加活動側窗、增設門外應急開關的“改造手術”。與此同時,成都客車廠也正在加緊新車生產,預計9月底之前將完成1000輛新型公交車的生產量。此外,安全錘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干脆丟失,大多數乘客不知道公交車內車門頂部有一個手動應急開關,這也充分說明公交公司、司乘人員對危急情況下逃生的知識普及不夠到位。
公交燃燒慘案的發生,我們需要反思的又何止這些?筆者以為從公共交通事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改善公交水平仍需從細節做起。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