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汽車安全不能有短板
2009年6月5日的成都公交大火的慘劇正在引起全社會的反思。事實上,在客車界關于安全的話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一些客車企業也把安全作為企業塑造的產品賣點。汽車安全是涉及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我們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汽車安全的話題隨著汽車的誕生就存在,一直到今天,依然是汽車設計者、生產者、使用者都非常關心的內容。安全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不論你做多少預防工作,結論卻只看結果,只要出現一次意外,那就等于全盤皆輸。
據公安部統計,200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7起,造成807人死亡,其中,營運客車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1.7%和60%。中國客車產品技術在安全性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事實。但是這并不能成為交通事故的全部理由,關注乘車安全,也是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現在對于如何提高客車安全性有很多講法,筆者總結了一下,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起:
一、產品設計。對于客車來講,最重要最實際的安全設計就是采用全承載車身,這是目前比較通行的安全車身設計方法,由于實現了全車身整體式承載受力設計,當某一點受到沖擊時,它能迅速分散受力,整個車身都吸收沖擊的能量。這相對于傳統車身制作方法來講,是質的飛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安全。
二、工藝技術。工藝技術是把產品設計變成現實,很多人不注意工藝技術對安全的影響,事實上由于工藝技術方面的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數。比如,由于焊接工藝不過關,造成虛焊,在車輛使用中就有可能出現突發性事故。
四、維護保養。車輛的安全裝置需要定期保養,比如制動液必須定期更換并且保證采用合格的產品,類似這樣的項目還有制動蹄片的保養,燈光調整等等。一般情況下,車輛管理規范的運輸企業的事故發生率要遠遠低于個體運營戶或管理不規范的企業。
五、駕駛人員技能。駕駛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是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因素,筆者在日本參加過日本五十鈴做過的一次事故模擬:一個大型貨車在轉彎由于前后軌跡的差別,會形成一個死亡地帶,如果在轉彎時出現行人,由于司機判斷的差別,很可能會出現后輪壓人的事故。類似這樣的培訓內容在中國還非常少見,很多司機都在實踐逐漸認識到的。
六、道路情況。記得網上出現在中國十大死亡公路的貼子,里同列舉了中國十條最容易出事故的公路,筆者親歷過一段從廣東韶關到廣州的京珠高速,這段是一條幾公里長的下坡,看到那些超載的貨車在沿路下行,可以想見在這種行駛條件下,車輛制動系統的可靠性多么脆弱。
七、乘客的安全意識。對于很多人來講,我們不是司機,我們不是生產企業,我們只是坐車而已,那么我們能做什么?其實,在車輛事故過程中,汽車和駕駛者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是對于乘客來講,在一些特定事故發生的瞬間的反應往往決定了災難本身的大小。以成都公交大火為例,如果在事故過程中乘客能正確使用安全錘,那災難程度也許就能減輕。
八、其它意外。事故有時是自己找上門來,高速公路在大霧天氣下發生連環相撞的事,每年都會發生。這時候,只能遠離這種環境。
對于客車企業來講,一方面有責任生產更加安全的客車;另一方面也有責任把安全意識和安全方法的方法傳授給用戶,特別是終端用戶——乘客。100-1=0,即使我們做了99項措施,只要有一項出現意外,那結果就是歸零。
2005年,筆者有幸參加日本五十鈴在日本北海道舉行的“全球運輸戰略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中有一項日程安排就是節油駕駛和安全駕駛講座。其實相對節油駕駛來講,安全駕駛的課程安排更有效,更具有實際意義。在這次培訓中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了安全是一個系統的理念,這是一個包括車輛、道路、人、環境等幾方面綜合因素的系統,我們需要對安全進行全方位的認知。事實上,安全意識的提升也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