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的方向
在上汽大通未來的產品設計中,將通過采用缸內直噴等先進技術,使燃料得到極致有效利用,以此來提升發動機的升功率,做到單位能源創造最大的效率,與此同時,排放也達到最嚴苛的歐Ⅵ標準。
上汽大通現在的發動機是采用歐Ⅳ標準第三代高壓共軌技術。高壓共軌技術可以使燃燒性價比更高,排放更少。但這一技術卻被博世和德爾福等外資企業壟斷,有人認為如果實現了歐Ⅳ、歐Ⅴ標準,錢就要被這些外資企業賺去了。
對此,藍青松說:"當國內企業突破了這個技術以后,外資企業必然要大幅度跳水,這對整個市場對消費者都是有利的。現在,上汽大通自己也做高壓共軌技術。"
他認為,有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作為指引,打破地方壟斷,就必定會有技術的提升,中國商用車企業才會進一步做技術儲備與戰略投資,使優質企業成長,淘汰落后產能。
未來一定會來
憑借國Ⅳ技術優勢,上汽大通在上市當年就開發了12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國外市場銷量占20%。未來,他們的目標是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各占一半。
4月10日,上汽大通正式登陸智利市場,上市儀式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隆重舉行,此舉標志著上汽大通以智利市場為開端正式奏響南美洲市場序曲;在南非、澳大利亞、南美等先期進入的市場,上汽大通已經可以做到體系化運作,建立了完善的經銷商管理體系,以深度耕耘市場;在英國、西班牙、荷蘭這些傳統的LDV市場,因為品牌傳統的影響力在,原來的經銷商對當地的市場也比較熟悉,市場空間也大有可期。
上汽大通還先后獲得了澳大利亞ADR認證、歐盟ECE認證、海灣六國GSO認證等嚴苛的國際標準認證的認可,取得了全面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通行證"。歐Ⅴ發動機已經研發成功,準備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小批量試水歐洲市場。
不過當下,國內市場還是重中之重。2013年上汽大通國內市場目標是銷售過萬輛,市場占有率8%。
從千人一面的面包車到寥寥幾款的商務車,多人商務出行座駕的領域一直比較沉寂。MPV產品的推陳出新較慢,市場提供給用戶的選擇較少。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移動商務越來越成為主流辦公方式,市場現有MPV產品并未覆蓋所有細分市場,在需求面前略顯滯后。
上汽大通準確抓住這一全新市場機會,積極籌備并切入這一市場。4月20日,它在上海車展上亮相G10概念車,為市場投石問路,希望以此將MPV的消費者體驗一舉推進十年,也由此介入到窄體輕客的商務MPV領域,讓自己發展成為擁有多系列產品的中高端商用車品牌。
"我們通過產品和市場宣傳已經初步建立了中高端的形象,中高端不是講講而已。國內不管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要能夠賣到比合資對手要高,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藍青松說。
因為是市場新進入者,和競爭對手相比,用戶的口碑積累是上汽商用車目前最大的短板。但同時,藍青松認為這也是一種優勢,"客戶群比較年輕,相當一部分客戶是通過網絡找到我們的。客戶年輕化是有未來的,這是我更有信心的地方。"
2012年,上汽大通借助上汽集團完整的營銷網絡優勢,進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營銷網絡體系。從去年開始布局二線、三線以及四線營銷網絡,目前,包括128家經銷商和110家售后服務網點在內的上汽大通國內營銷網絡已經形成規模。
對于整個商用車行業的發展趨勢,藍青松的判斷是"國外發生的事情中國都會發生"。國內的商用車標準肯定是分階段逐步向國際標準靠攏,技術升級是一個可以預見的趨勢,首款MPV概念車G10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提速商用車的技術水準,至少提前十年讓消費者享受國際級的產品,是上汽大通的使命。"藍青松不無激情地對《汽車商業評論》說,"我們希望上汽大通比同類品牌發展得更快一些。"
"1:6"和"1:10"
這是2012年上汽商用車公司兩組關于大通品牌發展速度的比值,顯示出的是一個中國企業完整自主擁有的百年國際商用車品牌狂飆突進的風范。
幾乎是在短短一年里,作為歐系寬體輕客市場行業的新進入者,2012年上汽大通就完成了合資品牌競爭對手6年的銷量爬升歷程,總銷量達6000多臺,實現國內市場6%的占有率。
幾乎是在短短一年里,它推出34款基本車型,申請200多個公告,覆蓋300多個產品系列,完成國內長期處于壟斷地位的歐系寬體商用車兩家合資企業用10年走過的產品型譜歷程。
校車減少擁堵
以一個學校6個年級、每年級4個班級、每班30人計算,共有學生720人,如其中30%需車接送則共計216人。如果家長接送,則需216輛私家車,而如果使用校車只需13輛(校車按19座、坐17個小學生算)。
一輛私家車停車時間1分鐘計,216輛私家車則共需216分鐘。一輛校車停靠3分鐘,13輛校車共需39分鐘,如此一來,相比家長接送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私家車車長6米計,216輛私家車共占道約1.3公里,而校車車長7米,13輛共計91米。使用校車明顯減少了占道面積,不僅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而且尾氣排放量也大大減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