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OS突破
在競爭趨于白熱化的客車領域,蘇州金龍推出的“智慧客車”試圖采用虛實結合的做法,找到破解同質化競爭的“魔戒”。
2008年,做了17年客戶服務的謝江宏被秘密派到蘇州金龍的一個項目組,負責其一項龐大且神秘的服務課題。
當其秘密武器終于亮出,被稱為G-BOS智慧運營系統隆重上市,“智慧客車”這一新鮮名詞被推到臺前。
只是,在2010年的5月初的上海客車展和5月底的北京客車展上,蘇州金龍的“智慧客車”卻賣足了關子,樣車車門緊閉,從不納客。“僅僅是噱頭,玩玩文字游戲罷了,不可能有市場效應。”當時的輿論氛圍對蘇州金龍極為不利。
但是“智慧客車”的話題經過蓄意發酵,在爭議和辯論中,這一名詞已經被慢慢放大。智慧客車的概念植入手術,初獲成功。
對此,謝江宏有自己的判斷,告誡整個團隊要埋頭做事。2010年蘇州金龍全年產銷量突破2萬輛,銷售額達到71億元,排名行業第二。
“一切還剛剛開始。”這位在G-BOS項目上“潛伏出山”的總監說。
“智慧客車”
在中國,客車制造商的產品大多以組裝生產為主,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業品牌的競爭力,也成為客車企業被動服務方式的根源。
“最初的想法只是將企業的服務從被動變成主動。”回憶整個研發過程,謝江宏認為,“智慧客車”是應對客車界同質化的一種方式。
兩年多來,整個項目組的工作都是保密狀態,所知道的只有不超過3個蘇州金龍的高層領導。他們對國外市場及技術進行研究,卻發現真正適合于中國客車市場、能夠借鑒的東西很少。后來,謝江宏帶領著團隊用了整整8個月的時間,進行市場調研,“必須先清楚客戶需要什么”,而后,他們又到海外和客戶進行交流,從中發現國內和國外運營商在管理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國內客戶迫切希望從原有基礎上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對車輛的管理、保養,提高經濟性等。這一發現讓謝江宏和他的團隊如獲至寶。
一年多后,產品已經初具雛形。如此創意,還要給它一個打得響的名稱。中文名稱,“智慧運營系統”,幾乎沒有任何爭議地通過了。而英文名稱上最終選定了“G-BOS”。
G用來表達身處3G時代之意,BOS正好是Bus OperationSystem的英文簡稱。中英文名稱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G-bos智慧運營系統主頁面
與豐田的G-BOOK不同,G-BOS最大的亮點在于全程記錄了車輛運行的各種關鍵數據,為精準管理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傳統管理向智能管理的升級。
在客車企業和客車運營商的過往實際運作中,通常強調技術節油或技能節油,技術節油幾乎已經達到極限、突破的難度極大,而技能節油往往是單兵作戰,個人經驗缺乏可復制性和可傳承性,但G-BOS“智慧運營系統”則如同車上的“微型電腦”。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