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北汽集團內部召開戰略研討會,以徐和誼為首的北京高層齊聚一堂,探討北汽集團的下一步戰略規劃,這也是高衛民在北汽集團的首次亮相。高衛民是老泛亞人,加盟北汽之前他擔任泛亞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對于高衛民的離任,大家眾說紛紜。熟識高衛民的業內人士表示,其實他就是想為自主品牌做點事情。
這一點與徐和誼不謀而合。記者獲悉,高衛民在北汽的身份是北汽集團總工程師。這是北汽集團首次設立總工程師職位,高衛民的職責是從集團層面掌管北汽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產品開發,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方面擁有最大話語權。
往返于上汽和泛亞之間
“高衛民能力很強,他開發了榮威好幾個產品”,上汽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高衛民評價道。在加盟北汽之前,高衛民是上汽技術派的標簽。2003年擔任通用與上汽的合資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2005年上汽收購羅孚,上汽啟動自主品牌建設,高衛民成為泛亞支援上汽隊伍中的核心,并擔任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和汽車技術中心主任職位。上汽集團內部人士透露,“高衛民帶領的團隊為上海汽車榮威和MG品牌做出了多款車型,功勞很大”。但2011年初,高衛民再回泛亞。
對于高衛民再度回歸泛亞,知情人士透露,高衛民在上汽上升空間有限。上汽沒有研究總院的設置,高衛民擔當的上海汽車技術中心其實就是乘用車技術中心,而上汽集團有乘用車、商用車、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四大技術中心。同樣因為沒有集團層面研究總院的設置,上汽集團旗下的技術研究中心實際隸屬于各大業務部門。在這種情況下,技術中心的話語權會受到多方牽制。
回到泛亞后,高衛民擔任的依然是5年前離開時的職務,再加上合資公司中,外方對于關鍵技術的把控,諸多原因讓高衛民產生了退意。
擔當北汽首任總工程師
在面對媒體為何離開上汽和泛亞的問題時,高衛民表達出想為自主品牌出份力的意愿,這其實與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一拍即合。7月23日,高衛民來到北汽與徐和誼密談。上周五,北汽集團內部未來戰略規劃會議上,高衛民以集團總工程師的身份首次亮相。
顯然,北汽人對于高衛民的到來是給予厚望的,“徐總把創新技術作為北汽發展的根本,高衛民是他希望技術立本的集體體現”,北汽集團相關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高衛民將是北汽集團總工程師,級別相當于集團副總經理,其將從集團層面帶領北汽的自主研發工作。
據悉,北汽集團旗下有北汽研究總院,2009年從奇瑞汽車轉戰北汽的顧鐳是北汽研究總院院長,“高衛民是顧鐳的上司”,北汽內部人士透露,高衛民的職責在于整合薩博資源,為自主品牌開發產品。
2009年北汽收購薩博,在此基礎上北汽開發自主乘用車品牌北京牌。為了讓起步晚的北京牌后發制人,徐和誼廣羅人才,張欣、顧鐳、汪大總先后加盟北汽。不僅如此,在德國慕尼黑等著名汽車城市,都有北汽招募人才的蹤跡。今年3月份,北京牌首款轎車北京E系上市銷售,然而對于北京牌來說,接下來的重點是基于薩博平臺車型的開發和北京牌未來產品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高衛民就是徐和誼計劃中擔當此任務的人。據透露,徐和誼對上汽泛亞的模式很是認可,并表示若有一個泛亞一樣的合資研發團隊,就能解決北汽未來體系能力問題,而此前,也有北汽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北汽或將與奔馳實現交叉持股。面對記者詢問會否與奔馳實現技術合資合作一事,北汽高層表態,暫未聽說此事,但高衛民的加盟確實讓北京牌的未來發展又增添了一份底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