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資源是企業最有價值和最具競爭力的資源,人才強企戰略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企業發展戰略。但是在實際運行中,人才強企戰略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中國重汽2001年改革重組以來10多年的發展證明,人才強企戰略是開啟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金鑰匙,是企業持續發展壯大的動力和源泉,因此必須把人才強企戰略與企業的階段發展結合起來,制定可靠的人才使用制度和監督考核體系,讓人才資源在崗位工作中實現突破,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人才強企戰略提升了中國重汽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重汽通過“十五”和“十一五”規劃建設,初步建立健全了人才強企戰略的各種制度,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運營機制。
首先人才強企戰略提升了企業的科學發展能力。2001年重組時的中國重汽,虧損過百億,百廢待興,生產經營和改革重組的難題同時擺在了面前。但是中國重汽實現了“一年持平、兩年盈利、3年大發展”三年三大步的夢幻般的巨變,一舉克服了頻臨破產的夢魘,依靠的是正確的決策和科學的發展,高級管理團隊能夠按照“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實現最佳效益”的企業理念,堅持“國際化、技術領先、市場區域化、高質量低成本”等四大戰略的指引,調動各個層次的人才隊伍的力量,到2010年底,中國重汽成功在“香港證交所”紅籌上市,成功跨入國際市場,躋身世界重卡前五強,被譽為“全球重卡行業增長最快、最具競爭力和成長性的企業”。
第二,人才強企戰略提升了中國重汽技術領先的水平,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煥發了企業技術研發的活力,實現了技術專利從零到1300多項的突破,實現了擁有黃河、斯太爾、斯太爾王、HOWO、HOWO-A7、豪卡、豪運、汕德卡等多個系列3000多個品種的重型汽車的強大競爭能力,引領著中國重型汽車發展的方向。
第三,人才強企戰略提升了企業綜合管理水平。人才的梯次配備和多種升遷方式的人力資源改革,保證了各類人才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在生產經營、管理、營銷、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等各個方面創造出了豐碩的成果。
二、人才強企戰略核心是要抓好“兩類人才、四支隊伍”建設
中國重汽的成功經驗證明,要特別抓好“兩類人才、四支隊伍”建設。“兩類人才”中一類是領導職務人才,是具有較全面的知識,敏銳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市場洞察力,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能夠凝聚團隊力量、具有領導藝術和個人魅力的“將才帥才”;第二類是非領導職務人才,是指在管理、技術、營銷、生產等方面具備特殊專長的拔尖類人才。這“兩類人才”都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配置好這兩類人才才能保證企業的獨特優勢。
“四支隊伍”建設是把選拔“兩類人才”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的具體步驟,即在領軍型人才隊伍,管理型人才隊伍,核心技術人才隊伍,操作人才隊伍建設中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同時針對四個隊伍建設做好培養年輕隊伍工作,形成梯次結構。通過改革創新,造就了一個人人都有機會、平等競爭、擇優上崗、人盡其用的機制,實現了員工自我成才的制度和環境。
三、人才強企戰略要過好“三關”
為了把人才強企戰略落到實處,切實把合適的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我們堅持校企聯合、專業培養、公開招聘、競爭上崗、內外競聘、跨國引進等多種途徑和方法引進企業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同時建立了職務升遷和非職務升遷的多種機制,做到不拘一格、專才專用、多才多用、大才大用的良好機制。同時我們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考察任用干部經過嚴格的考查和測評,保證人才過好“政治關;二是堅持把 “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與人才的選用結合起來,保證人才過好“文化關”;三是堅持定期考評、群眾測評、業績獎懲、動態監督,保證人才過好“考核關”。通過抓好人才隊伍的動態管理,優勝劣汰,保證了企業人才隊伍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通過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特別是“兩類人才、四支隊伍”建設的進一步開展,中國重汽一大批年輕有為的人才走上了領導、技術、管理、營銷、黨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崗位,同時一大批優秀的勞務派遣制員工也走上了基層管理崗位,“人人都是人才、崗位造就人才、業績檢驗人才”已經現實成為中國重汽員工自我激勵、自我成長的信念,企業的發展也隨著核心競爭力的增長得到堅強的支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