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正式宣布,即日起原一汽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葛樹文將接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一職,并與總經理薄石共同負責奧迪品牌國產車及進口車在中國的營銷工作。而原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張曉軍將出任一汽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這也意味著,外界盛傳的兩者對調工作崗位一事最終塵埃落定。有分析指出,這種人事對調并非意外,大型國企中合資品牌往往承擔著人才輸出的重任,這也看出了一汽集團欲加速一汽轎車發展,突破自主品牌的發展天花板。
涉及多名人事變動
據了解,本輪一汽集團內部人員調整,主要是涉及一汽大眾奧迪與一汽轎車兩個公司,也就是原一汽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葛樹文將接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一職,而原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張曉軍將出任一汽轎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據了解,葛樹文畢業于吉林大學,2001年獲得美國富利民基金會提供的全額留學獎金,赴美國圣里奧大學攻讀MBA課程。2007年,他繼續深造獲得了吉林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從1987年8月參加工作至今,葛樹文一直服務于一汽集團,先后擔任了一汽集團公司團委副書記、一汽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一汽轎車公司轎車廠廠長兼黨委書記等職務。他于2005年正式接任一汽轎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并于2009年兼任黨委書記一職直至今年7月。
長期以來,葛樹文對外界一直十分低調,即便在奔騰取得較好的市場成績,也很少在媒體上露面,很少被外界所關注。2008年,B50上市后在面對合資品牌圍攻,自主品牌天花板效應時,葛樹文推出了主打高性價比,讓消費著從產品質量、技術、品牌到制造工藝感受一汽的出品策略,隨后迅速打開了市場局面,也奠定了一汽轎車的市場地位。
然而,兩者的對調卻引起了外界的極大關注。“一汽集團的這種人事安排并非專利。在所有的汽車企業中,合資公司與自主品牌之間的人員更換都是家常便飯。”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2009年一汽豐田的諸多中高層就曾經被調換出合資公司,轉任自主品牌業務部門。
除了兩名高層調整,有消息人士透露,原一汽大眾奧迪負責銷售業務的副總經理柳燕和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楊大勇也將離開,但具體去向尚未被證實。
謀求自主品牌高端突破
本次張曉軍從掌管高端豪華品牌奧迪,轉型主導自主品牌一汽轎車的發展,恰處于紅旗H7下線之際,而紅旗一直致力于省部級公務用車的政府采購。這也被外界解讀為,一汽轎車要用張曉軍在高端豪華車市場的營銷經驗,讓自主品牌突破品牌天花板,實現紅旗的高端化發展。
據了解,張曉軍是從2005年1月被任命為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主管奧迪品牌的副總經理;2006年1月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成立至今,他一直擔任執行副總經理的職務。6年來,張曉軍與三任德方總經理攜手合作,帶領團隊在以“全價值鏈本土化”為核心的“一汽-大眾奧迪模式”戰略框架下,不僅使奧迪在中國高檔車市場上始終牢牢占據銷量領先地位。目前,奧迪在華銷量從2007年首次達到10萬輛,到2011年首次突破30萬輛,始終在與奔馳、寶馬等對手的競爭中取得了明顯的優勢。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而由于合資公司的性質,中方必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員擔任公司的高管、中層,這些高層經理人員,能夠接觸到外資在合資公司中的最高程度的技術、管理、市場、財務等方面的經驗與數據,而隨著人員的向自主品牌的流動,這些經驗將隨著人員流動到自主品牌的發展中,并能夠實質性提升本土汽車企業的管理、技術、市場的水平。”張志勇表示,這種從合資企業的人才溢出,有利于自主品牌的發展。
不過,擺在張曉軍面前的,并非一份理想的數據。有數據顯示,一汽轎車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26.53億元,同比下滑12.45%,凈利潤僅為2.17億元,同比下滑88.34%,其中第四季度虧損高達5.36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在市場持續調整的情況下,作為自主品牌的一汽轎車,也難以扭轉頹勢,銷售整車僅為9.17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35.50%,預計虧損4500萬元至7500萬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