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原經濟區,我省曾公布中長期人才規劃,提出未來10年,圍繞現代產業體系,需要著重培養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三類戰略型人才。我們需要一支怎樣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高校專業設置如何適應市場需求?大學生應怎樣轉變自己的就業觀?記者選取了三類戰略性人才中的汽車類、農業類、高端家政類專業技能人才進行調查和剖析,以尋找答案。
現狀:汽車專業學生剛入學就被企業“預訂”
“實在對不起,我們的學生都已找到了工作。”6月以來,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學院院長宋寶林患上了“電話恐懼癥”,“每天至少接一二十個電話,都是企業來要人的。可我們每年的畢業生只有近千名,學生早在大二下學期就被陸續"搶"光了。”
據了解,該院先后與一汽豐田、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奔馳等知名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成立了十余個“訂單班”。正在實訓中心備戰全國汽車營銷大賽的大二學生韓濤說,他從未擔心過將來的工作,最發愁的是不知道該選擇哪家企業。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不少院校的汽車專業。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主任胡勇介紹,從2004年開始,他們的畢業生就再也不愁“嫁”了,每年春節一過,各用人單位便紛紛來學校搶學生,甚至學生剛一入學就有企業來“預訂”。
困境:我省汽車專業設置遠落后于需求
17年前,從河南交通學校畢業的盧紹豹,現在已是奔馳鄭州之星的副總。他感覺,2002年以來,鄭州的4S店逐漸多了起來,2008年,更是爆發式增長,但汽車專業人才供應遠遠跟不上需求。
他說,現在的汽車修理工已不像以往鉆到車底下,敲敲打打又臟又累。他們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操作先進的電子設備診斷維修汽車,工資也提高了好幾倍。汽修行業已從銷售延伸到維修中的每一個環節,像鈑金、噴漆、汽車美容等,都需要專門的人才,即“汽車后市場”人才。
記者從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我省汽車行業管理、銷售、研發、生產、維修等各個領域都缺人才,公司招聘的中高級技術骨干大多來自外省高校。我省高校與吉林大學等汽車專業傳統強校相比,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競爭性偏低,供給更顯緊張。
截至目前,我省還沒有車輛工程本科專業。記者在我省開設汽車專業最早的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了解到,該校交通運輸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也不到百人。
發展:我省汽車業后發優勢突出,中高端汽車人才培養加速
為適應中原經濟區建設需求,我省高校正集中力量加速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今年上半年,河南農大引進東風汽車首席總工程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劉正白為兼職教授。今年9月,該校還將設立“卓越汽車工程師”實驗班,培養中高級汽車人才。從去年開始,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聯手世界知名汽車品牌推行校園精英生培養計劃,與國際主流的汽車職業教育接軌。
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劉曉明介紹,2011年,我省汽車產銷實現快速增長,全年汽車和改裝車實現產銷量達46.58萬輛和46.6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44%和38.34%。而2011年,全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僅增長2.45%。
“在中國汽車工業區域競爭的格局中,河南的后發優勢尤其突出。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也必然會為河南的汽車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劉曉明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