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綿陽已形成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44家,“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蓬勃發展,但與之對應的是高素質技能型、實用型汽車專業人才缺乏。”在采訪中,多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表示,相較于其他汽車產業發達地區,四川在汽車人才的培養上相對滯后。
高職學院正在成為培養高素質汽車人才的突破口。綿陽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當中明確提出:圍繞“2+4”產業的發展,支持職業院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辦好一批在省內乃至國內有影響力的品牌專業,汽車專業成為了重中之重。
2012年2月,經四川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原綿陽交通學校升格為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鄧斌告訴記者,針對汽車產業發展趨勢,2012年,學院在充分調研汽車產業的基礎上,將辦學方向瞄準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定損與評估等。不難看出,該校正緊密對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
這種“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正好契合了企業的需求,為綿陽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注入了一股強勁動力。“通過與高校合作,我們更容易招到熟練的汽車專業人才。”綿陽華瑞汽車行政部部長趙正海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