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8日,吉利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劉金良在深港澳車展上證實吉利營銷架構將由之前的“品牌垂直導向”轉為“區域經營導向”的“大區模式”后,吉利集團新營銷框架工作迅速展開,北、中、南區負責工作確認由原來三大品牌事業部負責人黃海濤、張宏巖和南圣良分別領銜。這是否意味著吉利將進行品牌整合還是一個疑問。
區域工作已展開
今年5月,業內開始傳聞吉利汽車營銷架構發生重大調整,原先三個子品牌帝豪、全球鷹和英倫汽車營銷事業部將被取消,整合成南區、中區與北區營銷事業部,各區域營銷事業部在各自的區域內負責三個子品牌的宣傳及銷售工作。
直至6月8日,這一消息終于得到劉金良的證實,同時《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吉利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吉利營銷新框架工作已經開始逐步進行,各區域負責人正是原來三大品牌的負責人,屬于同級別平移。
據悉,原帝豪事業部總經理黃海濤、原英倫事業部總經理張宏巖及原全球鷹事業部總經理南圣良已經分別接手北區、中區和南區的相關工作。
“這只是吉利內部的管理方式的變化,并不屬于結構調整,人員方面也不會大量變動。”上述吉利高層人士表示,上半年的車市情況不太樂觀,吉利的壓力也很大,調整后還需要一步步考察并穩健進行。
多品牌戰略或生變?
針對吉利營銷框架“大區模式”改變的緣由,劉金良認為,此次調整是吉利營銷管理模式的完善,是渠道下沉的具體步驟,能夠加強資源的合理利用,對于進一步提升品牌規劃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而就此次營銷框架調整是否意味著吉利將進行品牌整合,劉金良也給出否定的回答,“品牌的規劃需要審慎,也需要投入巨大的力量,我們既然將品牌提到營銷總部的層面來統一規劃,他們會有不同的定位,因此也不存在合并品牌一說。”
然而,據上述吉利高層人士透露,吉利多品牌戰略不排除改變的可能,“至于這個結果會不會出現,只能視汽車市場的大環境和吉利的未來發展情況來決定了。”
據悉,吉利汽車今年銷量目標是46萬輛,1-4月實際銷量為15.5萬輛,已完成全年任務的33.7%。再加上這次營銷框架的調整,吉利預期銷量目標的達成應該也是不在話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