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東風來說,在英菲尼迪國產事宜敲定之后,下一個提上日程的大事,或許正是與福汽集團的兼并重組項目。
“東風正在籌劃整合福汽,由于現在福建省政府的態度傾向于東風這家央企身份公司,因此這次收購成功機率很大。如果收購完成,這對于福汽旗下的子公司來說,影響都很大。”福汽集團旗下的一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盡管此前整合福汽的傳聞一直不絕于耳,但是福汽集團一直未放棄過自我發展的努力,時不時傳出新產能擴張的計劃。在去年7月26日東風有限中期事業計劃上,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對于兼并福汽的態度也頗為摸棱兩可:“目前沒有,未來也許有。”
這一并非否定的答案,眼下或許正在決定福汽未來的走向。而為福汽尋找一個能夠全盤接手的強大伙伴,也成為福建當地政府認可兼并的先決條件。
在福建省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中,提出了要通過“嫁接央企”的方式,打造具有規模產值的企業。這或許也預示著此前通過數年努力去重組福汽的北汽集團來說,計劃已經全面落空。而對于能夠吸引東風牽手福汽集團的諸多因素中,臺灣地區的裕隆集團在雙方合作中的身影不時閃現。
地方政府鼓勵央企兼并
“從福建省政府的角度來看,現在針對對外合作上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政府的態度是開放的,也是鼓勵兼并重組的。”接近福建省主管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不僅僅是汽車行業,包括化工、稀土等行業都是這樣。”
從自我封閉轉向為開放,福建省針對制造業的合資合作的態度正在發生轉變。而從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上來看,亮點也在于突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即突出主導產業從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延伸、拓展,并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打造50家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建成10個以上產值超千億元和一批產值500-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或基地。
為了實現這一龐大的經濟目標,福建省在政策解讀中提出“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投入,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引導企業通過參與國內外大企業合作、嫁接央企、改制上市或發行債券等方式實現快速擴張”等;另外,還計劃“吸引跨國公司、央屬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入戶落地”。
其中,央企身份無疑成為福建省政府同意外部資源進入福建省內兼并重組與合資合作的一塊敲門磚。而在這一政策導向正式明確之前,工信部曾經嘗試推進地方國有企業中國重汽集團重組永安汽車。當時這一兼并重組也被評價為“國務院做出鼓勵國有企業兼并重組的重大決策后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首個項目”。
眼下,為福汽集團謀劃出路,成為試水永安汽車之后福建省的又一重大行動。
“與北汽、廣汽等汽車集團不同,東風的身份是央企。在目前政策框架之下,央企與地方國企的兼并重組更為方便,因此東風獲得兼并福汽的機率會更大。”行業分析師鐘師告訴記者。
東風再布局
從此前傳出的多位競購者身份來看,東風的央企身份顯然成為符合福汽集團兼并的硬性條件之一。據記者獲悉,東風與福汽的接觸時間已經很久,但是由于事關跨省兼并,關系到當地政府、企業等多方利益,因此一直處于高度保密階段。
“目前沒有確切的消息。”東風汽車集團的相關人士在回應東風收購福汽計劃時,這樣告訴記者。但是,在另一方——福汽集團的內部,關于東風入主的討論已經在集團內部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福汽與東風一直有接觸,但是也沒有像外界所傳的那樣加快的跡象。”一位接近福建汽車集團的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此前有傳聞,為了拯救處于邊緣角色的東南汽車,福汽集團也在謀劃新的思路,意欲將東南汽車一分為二,分別與三菱汽車和中華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徹底解決東南汽車發展中一直存在的股權糾葛。另外,北汽意在拿下福建戴姆勒,與戴姆勒在中國結成全面的合資關系。
“北汽中意的僅僅是福建戴姆勒的那部分資產,但是福汽集團不會被分拆 ‘零售’,如果東風打包收購的話,對于福汽來說,這也是比較好的結果。”鐘師這樣評價。
對于東風來說,“大自主”仍然是其當下的頭等大事,2015年要想完成200萬輛的產銷目標,肯定需要不斷借助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整合發展。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東風汽車重組東南汽車得以成行,那么在“大自主”上也將有所斬獲。目前,東南汽車的自主品牌轎車和最近上馬的微車,都會為東風汽車帶來一個自主品牌增量的業務板塊。
在此前談及對于兼并重組的條件時,徐平曾提出三大條件:如是否增強公司的研發能力,是否有利于增強公司以及國家倡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公司的發展,是否有利于東風在“十二五”走出去。而自今年4月,東風汽車公司發布海外中期事業計劃后,海外市場的規劃也日漸清晰。
“從公司布局來看,東風的總部仍在湖北武漢,還只能稱得上是一個內陸型的公司。將來要打造國際化的目標,需要從出口戰略上進行考量。因此,深圳、廈門,這些城市都是比較好的地點。”鐘師認為。
“中間人”裕隆
遙望福汽,北汽集團整合福建戴姆勒的心愿或難以實現;同樣,受困于旗下日系合資公司的利潤貢獻下滑,同時又在自主品牌上需要強化投資的廣汽,或也短期內難再擔起重組大任。如何走上重組之路,福汽正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有趣的是,維系在福汽集團和東風汽車之間的,還有一個與雙方都合作密切的裕隆集團。
對于裕隆集團來說,無論是裕隆汽車,還是中華汽車,都是其加速在中國市場布局的重要支點。
來自臺灣地區的裕隆汽車和中華汽車,都同屬裕隆集團旗下。從2000年開始,裕隆集團旗下的多個子公司涉足大陸市場,其中包括中華汽車和福建汽車集團合資成立的東南汽車,以及裕隆汽車與東風成立的風神汽車。自東風日產成立,裕隆黯然退出后,東風汽車和裕隆集團又成立了東風裕隆汽車銷售公司,專門銷售輕卡。雙方的合作在十多年間并未中斷。
但是,福汽集團旗下的東南汽車股權利益復雜,即以福汽、中華汽車、三菱汽車各占50%、25%、25%股權的三方合資模式進行合作。而自廣汽集團宣布與三菱成立股權對等的合資公司后,東南汽車的處境也日尷尬。
“對中華汽車來說,也是考慮到依托東南汽車的平臺有空間,總經理之位一直都是中華汽車選派的人選。”一位接近東南汽車的人士告訴記者。
目前,東南汽車的東南品牌和三菱品牌實際上早已經各自獨立運作,銷售網絡和授權都已經分開了。盡管福建地方政府對于福汽的重組不再游移不定,但是,福汽集團中多方利益的股權、不同的合作伙伴,仍然是未來的新股東在劃撥資產或者整合時,不得不面對面的難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