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副總裁、國內部銷售總經理賈亞權和原主管戰略規劃的副總裁崔之愚于近期離職。
如此重大的人事變化,在“穩健派”長城汽車的歷史上很少見,可以說,團隊穩定一向是堅持穩健經營的長城汽車的一大特點。
盡管長城方面一再宣稱兩位高管離職是出于“個人原因”,但據記者了解,除上述兩位副總裁,還有數個中層崗位在最近一年里受到震蕩。
事實上,在此次人事調整的背后,是長城汽車組織機構的變化。近兩年,長城汽車業績持續高增長,為了下一步有更好的發展,其董事長魏建軍親自操刀了這場組織結構與人事的“大調整”。
人事震蕩
5月9日,長城汽車發布董事會公告,稱公司副總裁兼國內部銷售總經理賈亞權、原主管戰略規劃的長城汽車副總裁崔之愚鑒于個人原因離職。
雖然在其他車企,負責銷售業務等關鍵崗位的高管每隔幾年便換面孔是常事,但這對人才體系相對封閉的長城汽車而言卻是前所未有的“大震蕩”。
相關資料顯示,賈亞權1996年便加盟長城汽車,由業務員做起,后因表現突出升任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銷售公司國內部總經理、有限公司副總裁職務,主管長城汽車國內銷售業務多年,具有豐富的市場推廣經驗。
這樣一位“元老級”的銷售高管,在長城汽車近兩年業績增長突出的情況下離職令人意外。一般企業高管人事變動大多發生在歲末年初不同,但這兩位副總裁的離職卻發生在年中——一年的工作計劃都已敲定之后。
長城汽車上下都有意淡化兩位副總裁的離職,并強調其離職是個人原因。“目前銷售公司一切正常,各項業務照常運轉。”長城汽車副總經理商玉貴表示。
長城汽車的一位經銷商也告訴記者,廠家的商務政策、工作并未因近期的銷售高管調整有所變化。
但賈亞權的意外離職,仍引發了外界的諸多猜測。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與長城汽車高層之間的戰略分歧有關,長城汽車近來力推的分網策略,雖然比其他激進分網的自主品牌更為謹慎,但由于其他自主品牌企業分網效果不佳,其分網策略也遭受不少質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長城汽車內部人士則透露,人事變化更多還是與長城汽車近來的組織機構調整有關。眼下長城汽車正在推進中心制改革,原有的部門變為中心,各中心負責人直接向總裁王鳳英匯報。
此外,長城汽車還規劃了物流管理中心、售后服務中心、產品規劃中心等十幾個中心,大部分中心同時為國內業務和國際業務。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些調整的目的是為了簡化決策流程,管理更加扁平化,同時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不過也由此帶來一些關鍵崗位的人事變動,比如各業務板塊直接由總裁匯報后,原有的總經理職務就不再必要;原來國內銷售部與國際銷售部各有自己的物流中心,現在也合并為一個,且不再像以往一樣向各自部門負責人匯報,而是直接由總裁負責。
“近期的人事變動不止兩位副總裁,物流中心經理、轎車中心經理、SUV中心經理、策劃經理、促銷活動部經理等中層領導也都已離職,長城汽車動力研究院院長王瑞平也將在近期離開,加盟吉利,”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這樣大范圍的人事變動在公司很少見,不能說都是個人原因,與公司的戰略調整、組織架構調整也密切相關。”
據商玉貴介紹,賈亞權的工作將由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康國旺代替,康國旺將擔任銷售公司總裁助理,協助長城汽車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王鳳英負責國內銷售業務。原主管戰略規劃的長城汽車副總裁崔之愚的接任者暫時空缺,其工作暫由戰略研發部的經理代替,以后將根據公司實際情況來確定是否補缺。
保守的人才戰略
目前,長城汽車已明確了三大業務板塊今后要以SUV為首的戰略思想,同時將轎車品牌由之前的騰翼調整為長城,回歸本源。
雖然在戰略方向、組織機構上,長城汽車都做好了“自我革新、不斷進步”的準備,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長城汽車一貫封閉的人才體系會拖累公司今后發展的步伐。
不同于其他車企頻頻從外部挖人、高薪聘請人才,長城汽車大多關鍵崗位的人員都是從公司內部提拔,只有技術研發的關鍵崗位聘請了一些海歸人才。
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長城汽車的人才戰略過于保守,更有相當一部分受訪人士認為,未來5年內,長城汽車保守的人才戰略會給企業帶來發展瓶頸。
長城汽車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長城汽車曾嘗試從外部高薪聘請高管,但外聘高管往往很難融入企業,因此長城汽車才不得不堅持“人才自給”的戰略。
這不僅僅是長城汽車一家的選擇,另一個自主品牌江淮汽車也是長期堅持自給的人才模式。這是大多自主品牌車企都面臨的問題。由于地理位置較偏、企業管理體制與文化自成一體,這類企業很難從外部招到合適的人才,即便招募過來,也磨合的成本也很高。
相對自給、封閉的人才體系,支撐了長城汽車發展初期的需要,但是這種人才體系能否支撐企業經營管理、規模更上一層樓,這是魏建軍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