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份從北汽集團離職,就任川汽集團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的張欣這一次又選擇了離開。
2月2日下午,在川汽內部通知文件公布數小時后,便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川汽關于張欣離職的人事任命的內部文件,證實了張欣出走川汽的傳言。2月3日上午,記者致電川汽集團方面后,進一步確認了張欣已經從川汽離職,其部分工作已由何國清接手。
汽車商報獨家獲悉,跟隨張欣一起出走的還有四川野馬汽車黨委副書記鄧玲、四川野馬汽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林偉等。
張欣團隊的出走,已經引發了川汽內部一連串的不安定,一時間小道消息和流言滿天飛。另外,從消息傳出后開始,川汽員工內部關于張欣團隊出走的猜測版本更是層出不窮:與決策層戰略不一致、利益不均、水土不服……
遞交一份辭職書后,甚至尚未等到川汽母公司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富臨實業)的批準同意,張欣便十分決絕地選擇了離開。到底是什么因由觸動了這位飽受跳槽之累的職業經理人的敏感神經,致使他走得如此決絕?
傳富臨欲轉售川汽
或許是川汽可能被并購的消息直接刺激了張欣的敏感神經,一周前,汽車商報記者從消息人士處得悉,川汽的母公司富臨實業高層有意將川汽野馬做出起色后向江淮出售,而且年前已經有過接觸。
記者沒有從任何方面證實此消息的真實性。如傳言的那樣,川汽似乎已經無心太長遠的發展計劃。但這似乎與川汽熱火朝天的“施工”動靜嚴重相悖。
據悉,目前川汽已經在成都龍泉區建有6萬輛產能的生產線。另外,川汽集團正斥資30億元在綿陽打造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2萬輛傳統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00億元。而該項目的總指揮便是由張欣兼任,其欲在川中腹地大干一場的宏圖已經展開。
“我們對野馬有信心,富臨實業已經為川汽做好了5年內的資金安排。”按照張欣在2011年9月份成都車展的說法,富臨實業對發展川汽野馬是重金支持的。如今才過去4個月,張欣便選擇了離開。
聽到該情況后,一位多年觀察汽車產業的人士向記者發出疑問:“即使是富臨實業高層決策者有出手川汽的想法,張欣也沒有必要離開。因為就目前情況而言,他已經成為了整個川汽的掌舵人,而且看上去,富臨實業的實際控制人安治富對其也十分信任,并在富臨實業給予張欣副總之職。”
不過,上述觀察人士表示:“或許是張欣不愿意再次看到當時上南合并后,被閑置的情況再次出現,他急需一個可以由自己掌舵的事業平臺。”
苦苦追尋平臺的職業經理
張欣是中國車界的知名職業經理人,曾擔任南汽集團MG項目總指揮,2008年加盟北汽集團擔任副總經理,主管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2010年9月,出任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不過大家忽略的是,在南汽宣布并入上汽和加盟北汽之間近半年的時間,張欣有著一段在上海大眾的“工作經驗”。2008年上南合并時,與MG項目一同并入上汽的,還有該項目的總指揮張欣,不過他被另行安排進入了上海大眾。據了解,當時他的唯一工作便是在德國大眾學習,張欣在上海大眾并沒有實質的崗位。
接下來,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了。于是,不甘“他鄉學習”寂寞的張欣決定離開德國,離開了上海大眾,被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招入北汽集團搞自主品牌乘用車,成為北汽自主品牌的“一把手”。2009年1月,北汽乘用車事業部正式成立,張欣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這可能也是張欣最為風光的日子,一直被譽為“實干家”的他帶領北汽乘用車事業部的全體干部和職工,在不到18個月的時間里,率先建成北汽集團自主品牌株洲基地并投產。
不過,隨著后來北汽股份的成立,北汽自主乘用車的大部分業務被分拆到北汽股份,董海洋從北汽福田轉戰北汽股份,擔任北汽股份副總裁,主管北汽自主乘用車的業務。“雖然張欣的職位也是副總裁,但已不負責具體事務”,當時便有北汽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雖然張欣隨后任北汽股份副總裁,但北汽自主乘用車的大權已經旁落。隨后,一些從南汽到北京投奔張欣的職員再次追隨張撤離投奔川汽。
據川汽內部人士透露,川汽實際控制人、富臨集團董事長安治富非常重視川汽的發展。他稱:“我們四川人一定要爭一口氣,四川汽車工業振興的夢想一定會在我們手中實現。”不過因為基礎薄弱,川汽2002年被富臨實業接手以來一直處于倒閉邊緣。
“當合資品牌推自主品牌,原有的自主品牌開始走向國際化,還處于新生兒期的野馬就是要造中國人用的車,從三四線城市找市場。”張欣擔任后便一股牛勁慷慨陳詞。根據富臨實業的新規劃,未來五年川汽野馬產銷量要從現在的1.6萬輛達到18萬輛,在自主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此次兜售川汽的想法,顯然給要在川汽大干一場的張欣及其團隊當頭一棒。因為一旦這一天來臨,當年上南合并時被閑置的命運可能再次降臨他們頭上。
了解川汽過去幾年境遇的人或許對此次川汽萌生出售給江淮的意圖并不會太意外。川汽野馬相關負責人便曾對媒體表示,野馬其實一直在尋找合作伙伴,也曾與國內外多家企業接觸,但因為自身過于薄弱,爭取不到談判資本,于是,把“閨女養大”再嫁人便成為富臨實業老板安治富新的思路。
截止記者發稿,張欣“閃離”川汽仍是個謎。
重回北汽?
為他人做嫁衣,是他們最不愿看到的殘酷現實。如果“將川汽野馬養大再出售給江淮”的這種思路一旦落實,就意味著張欣及其團隊在為他人做嫁衣。據了解,目前川汽的卡車業務已經與上汽合資,其乘用車方面多年來未見起色,而川汽未來要有所發展就在川汽野馬的乘用車項目上。
一旦失去川汽野馬,張欣及其團隊的出路無非三條:一是留在富臨實業;二是跟隨川汽野馬一起到新東家;三是再度跳槽。
留在富臨實業,其做汽車出身的團隊便意味著離開汽車行業,用武之地不復存。如果跟隨川汽野馬到新東家,則似乎又面臨了當時上南合并的尷尬境地,新東家勢必要重新注入自己的人馬,架空命運很難逃脫。多次被“閑置”恐怕是張欣永遠最不愿提及的事情。于是,張欣選擇了離開,做出了第三種選擇“跳槽”。
接下來,張欣及其團隊的下一站又是何處呢?日前有媒體援引川汽內部人士的說法,張欣此次離開川汽將回歸北汽,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有意讓其負責北汽的通用航空業務板塊。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這似乎成為苦尋平臺不得的張欣不得已作出的選擇,因為這意味著他和他的團隊將離開汽車業。
關于張欣是否回歸北汽擔綱北汽通用航空板塊的傳言,記者昨日也致電過北汽集團高層,但只是得到了一句“沒有聽說,不是很清楚”的模糊回應。由此可見,張欣的下一站還或許存在諸多變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