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昨天發布。記者獲悉,本市將首次制定17個重點領域的280多個緊缺專門人才開發目錄。今后,本市引進人才專業必須在此范圍內。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將達4萬人。
280多個緊缺人才目錄公布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本市的重點任務是培養打造創新創業型領軍人才、緊缺專門人才、國際化人才、青年英才。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首次制定并公布重點領域緊缺專門人才開發目錄,實施分行業人才開發專項計劃。據介紹,目前該目錄共涉及本市重點發展的17個領域的280余個緊缺專業。今后,本市從外地引進人才,專業必須在此目錄之內。具體包括如教育領域的“高等學校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科首席專家”、政法領域的“處置突發事件談判人才”、交通運輸領域的“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大客車研制及產業化人才”等。該目錄為導向性目錄,但如果未來幾年有戰略新興產業出現,目錄還將動態調整。
社工將逐步實現持證上崗
市社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社會工作領域的從業人員共有30余萬人,但真正掌握社工理念專業方法的人才只有不到2萬人。
預計到2015年,本市社工人才總量將達到4萬人左右,包括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在內的各類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不少于2萬人,高層次社會工作人才達到500名左右。
針對其中的2萬人才缺口,社工委表示,將加強與境內外高校、專業社會工作機構等合作,建立一批示范性培訓基地,培養社工骨干人才和高層次復合人才;制定《首都社會工作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強化對社工人才的綜合考核評估;探索推行社會工作職業準入制度,逐步實現持證上崗。
社會化職稱評審范圍將擴大
據介紹,本市職稱評審制度已經由單一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向多種制度并行發展,如在中小學教師、衛生及研究等系列開展評聘結合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制;在高校開展的以聘代評為特點的高校教師職務聘任制度。此外,還在工程、藝術、會計、統計等16個系列開展了社會化職稱評審。這是一種以考試為主要評價形式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社會人員不分戶籍均可自主申報,用人單位也可自主聘任。
“十二五”期間,本市將研究擴大社會化職稱評審專業范圍,主要是面向通用專業系列。
街鄉鎮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十二五”時期,本市將推出14項重大人才工程項目。14項重大人才工程項目主要圍繞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和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目標,將由市委、市政府直接命名和聯系300名左右名家大師,培養造就70名左右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等。
另外在“黨政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方面,將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在高級專業性崗位探索職員聘任制度,在街道、鄉鎮層面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