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一次可以拿幾個?”廣汽豐田人才培養中心的螺栓訓練臺邊,一位講師環視圍在身邊的七八個新學員。他們信心不足地回答了幾個數字,都被講師否決了。“少拿會降低工作效率,多拿容易造成浪費遺漏”,他加重語氣提醒:“如果成品出來發現有螺栓松響,那一輛車就毀了。”
進入廣汽豐田,剛從學校畢業的新員工驚訝發現,他們來到一所學習更為嚴苛的“學校”。他們要先在人才培養中心待上3周,從“穿衣戴帽”學起,僅是擰螺栓一項,作業標準書上就詳細分解成站位、抓取、送出、套入、擰緊、檢查6大過程。而這僅僅是公司層面的培訓,接下來還有部門級和崗位級的培訓,要想“上班”,起碼要6個月至兩年時間。
當完成“新手上路”,晉級培訓、專門培訓等培訓貼合員工成長的每一步。“活到老、學到老”是廣汽豐田員工的真實寫照。
“沒有問題的人,才是問題最大的。”廣汽豐田的培訓講師把這句話經常掛在嘴邊,廣汽豐田對于人才培養的決心和力度可見一斑。為此,廣汽豐田成立了由主管人事的副總直接領導的人才培養中心,負責公司人才培養方針、計劃的確定和實施;建成由新人教育體系,事技員培訓體系(即管理人員)和技能員培訓體系(即一線二線工人)三大板塊組成的人才培養體系;設立創意提案、問題解決培訓機制等獨特的培訓方式,“TOYOTA WAY”(豐田生產方式)理念貫徹始終。據悉,在建廠投產初期的2006年,用于人才培養的費用超過1億元,而隨著公司的發展以及業務的標準化,培訓的費用維持在每年3000萬到5000萬元左右。
“公司從創始之初就確定了‘以人為本,造車育人’的人才培養方針。”廣汽豐田總經理小椋邦彥一語道破公司重視人才培養的原因,“從理念上看,廣汽豐田致力于向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培訓,員工可以通過各樣方式實現同樣的目的。”
人才培養融入“TOYOTA WAY”
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始人大野耐一曾說過,“沒有問題的人,才是問題最大的。”至今為廣汽豐田人奉為圭臬。廣汽豐田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豐田問題解決法”,正鮮明地體現了這位“生產管理的教父”的“TOYOTA WAY”理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