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汽車消費者接觸經驗告訴我們,在眾多因素中,決定一款車成敗的最重要因素是外觀,消費者在選擇時會對外觀做反復的比較,一輛外觀難以滿足要求的車,想讓消費者進去體驗內飾與做工是很困難的。目前中國本土設計的汽車在外觀上與歐美日等企業的設計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與歐美企業。
以歐洲、美國、日韓為代表的汽車工業發達地區各自形成了獨特的汽車外觀設計傳統,并且各自擁有龐大的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個問題:汽車外觀設計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要是具有獨特風格并被大眾所接受的外觀設計都是好的設計。而我國本土的汽車設計目前正處于這樣一個困境:沒有自己的風格、消費者也不認可目前的本土汽車外觀設計。
有一個疑問一直困擾著中國本土的汽車設計師:中國有優秀的文化傳統,千百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念,我們歷來不缺少出色的藝術作品,我們的藝術作品可以拍出上億的高價,至今也有很好的市場,為什么設計不出優秀的汽車外觀?
首先我們得承認,造汽車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汽車的外觀設計也一樣,汽車市場的繁榮并不能掩蓋這一點。但汽車外觀設計同時又是一件簡單的事,它不同于藝術品的創作,汽車外觀設計有其自身的工作程序和一以貫之、可以傳承的風格,而且很顯然,有一定基礎的再創作難度遠低于開創新的設計。因此,樹立中國本土特有的汽車外觀設計風格或者傳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在汽車工業上的落后是在世界工業文明中落后的一個縮影,而在汽車外觀設計上的落后突出體現出了文化上的差異。
一、中國傳統藝術注重平面的設計與美感,而汽車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這給利用中國傳統審美元素設計汽車外觀的設計師提出了挑戰。汽車外觀設計要求細節經得起推敲,追求不同角度的美感,并注重光影變幻對外觀的影響等等,這顯然是中國設計師不擅長的。而歐美文化中雕塑歷來占有很大比重,對于構造一個復雜的多面體結構,歐美設計人才顯然更為擅長。
二、中國人歷來注重對材料的再造,而歐美國家的人更注重對材料的選擇與運用。汽車外觀設計是融合了材料設計、造型設計等不同內容的復雜設計體系,中國本土設計師在對材料的選擇與運用上處于劣勢,顯然這對于外觀設計是不利的。
目前來看,中國的汽車設計者在外來文化與本傳統文化的沖突中沒有發現平衡,無法找到傳統文化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點,難以設計出優秀的汽車外觀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大量中國文化的元素無法應用在當今的汽車外觀設計中,同時歐美設計的影響是如此強大,中國的汽車消費者大多已被歐美設計俘虜得差不多了,中國的汽車設計者要想創出自己的風格來,實在是一件難事。結合我們的觀察,給中國的汽車設計師提幾點建議:
一、歐美文化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已經處于衰減的邊緣,取自歐美傳統文化中的審美元素的設計將越來越少,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挖掘中國文化中的審美元素將成為一種趨勢。因此現在的設計師需要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并加深對中國消費者審美觀念的調查與理解。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必將大大影響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尤其是汽車外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二、中國消費者在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發現與自我覺醒,消費者追求大氣、中庸的汽車外觀的需求逐漸得到釋放,復雜的造型與線條愈發與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格格不入。汽車外觀設計更多的是對汽車功能的外包裝,應當突出功能與美觀的合一,含而不露,沉穩圓潤,簡單追求獨特造型無法取悅中國消費者。
三、審美從來都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掌握變化的規律比簡單追求什么最好更重要,這一點,汽車行業和時尚業很類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