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高興應邀參加這次中國汽車出口問題與對策戰略研討會,因為中國的出口大量都是低價值的消費品,在講到我的正題之前,我先對汽車出口企業提一點建議。
去年年初我到安徽參加國際貿易摩擦研討會。文省長請吃飯的時候告訴我奇瑞汽車07年要出口到美國現在推遲到08年,他問我有什么建議?我把我親身經歷的兩件事告訴了他。86年南斯拉夫的小汽車打入美國市場,南斯拉夫的車子5000美元一輛,我們商務部跟蹤這個事情,買車的主要是大學生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這個風光只風光了不到半年,南斯拉夫的車子從此退出了美國市場,問題出在哪里?沒有售后服務。掉一個零件要是配不上的話就是一堆廢鐵。
第二個事件,我們中國的割草機,賣到美國價格也很便宜,但是不到一年就不行了。美國人就互相告訴對方千萬別買中國的機械東西,他賣完之后就不管了。我認為搞好售后服務是機械產品持續擴大出口的關鍵。我們國家很長一段時間里商店都擺著一個牌子"商品一經出售該不退換"。外國人不是這樣,在美國只要你有發票,不管多長時間都可以退換。
所以售后服務的問題,我認為出口汽車要到外國去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要再賣了。在當今世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奉行的是終身保修。你沒有這個勇氣、沒有這個膽量要在發達國家推銷機電產品,"沒門"。還有,我們一定要規范秩序,我們國家可以出口整車、零部件的企業我不知道有多少,我建議我們要規范出口零部件企業的資質,不能一擁而上,不能蜂擁而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打不贏就走,還美其名曰是毛澤東思想,這些都是害群之馬。
我們要堅決防止惡性競爭自相殘殺,短期內低價競爭,符合這兩個現象的就是傾銷。我們一定要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在出口的策略上,要先發展中國家后發達國家,我們要跟歐美國家競爭,恐怕沒有這個實力。

中華律師協會WTO委員顧問、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周世儉
談如何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在出口當中,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也一定要小心有后臺的發達國家。
另外還有一點,我們在出口汽車特別是整車這個問題上,不要盲目追求國產化的比例。掌握了核心技術之后,可以仿照美國的做法博采眾家之長。我去參觀過波音飛機,它的主要零部件是由17個國家組裝起來的,并不都是美國生產。
舉個例子,天津的飛鴿自行車就是吃了這個虧,太強調國產化了,吃了國產化的虧,走到了毀滅的道路上了。我們國家的造船業就是這條路。
我為什么講反傾銷、講貿易摩擦?因為中國到現在為止對發達國家出口的大多都是勞動力密集的產品,比如紡織品、服裝、鞋、家電、玩具、輕工產品,所有這些產品對歐美發達國家來講,從產業結構調整來來講是屬于補充性。盡管如此這些發達國家也絕不手軟。從1979年到現在,投訴我們反傾銷一共有663起,這還是他們需要的,所以我們要出口汽車到歐美去,則完全不同于出口那些產品。八十年代,我國對外國投訴的傾銷只有64起,占世界反傾銷案總數的1388起的4.6%;;九十年代我國被外國投訴傾銷306起,占世界反傾銷案總數2321起的13.2%;新世紀六年我們被外國投訴傾銷300起,占世界反傾銷案種樹總數1556起的19.3%;最近三年,占到24.8%。我們的出口占世界多大比例?去年占7.3%,不相襯的不匹配的,大大超過了我們出口的比例。
反傾銷中國人是比較陌生的,但是這個東西在世界上已經存在的100多年,第一個反傾銷法是1904年產生于加拿大、1905年新西蘭,美國是1906年。發達國家的關稅降到的平均3%到5%,發展中國家降到13%到15%,我們加入世貿組織的學費就是降低關稅。到2000年降到了15.6%,隨著入市我們履行承諾到去年降到了9.9%。經過我們反復的去和歐美談判,最后歐美同意對中國來講所有的進口稅都取消,糧、棉、油由國家指定企業專營。
世界各國遇到這樣的情況拿什么辦法來保證自己的利益?世貿組織授予了保護自己武器,就是《公平貿易原則》,從這個角度來講,WTO不是自由貿易,市場經濟是法治下的有序競爭的經濟。
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具備四大特點:
第一、合法;第二、易于實施;第三、能夠有效排斥外國商品進口;第四、不容易招致報復。美國告我們的彩電涉案5億美元,只有一條路去應訴,沒有其他的辦法,整你沒商量。我們中國傳統的觀念不是這樣,是息訴、休訴。美國的觀念是打完官司照樣是朋友,另外我們中國人遇到官司怎么辦?息事寧人,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的對手的觀點是弱肉強食。
去年歐盟告我們的企業,告了我們兩千多家企業,應訴的只有十分之一,我和他們談,企業振振有辭,第一個說他從小受的教育是遇到困難找組織,打官司你們政府去打。我說不對,反傾銷是一個企業行為行業要自律企業要自強,人家告的是你企業。
第二個觀念,"歐盟的調查書來了,不用說英文就是翻譯中文我也看不懂",我說這是正常的,你是做企業的,你要請律師。
還有一個案例是2003年的10月份,美國告我們的木制家具,涉案的1000多家企業應訴的只有115家企業,結果是應訴的企業到2004年稅率調為6.6%,實際的情況是2005年我們對美國出口的家具增長了30%,而那些沒有應訴的企業不能出口。WTO有一個規定,"不希望某一個企業帶上反傾銷的帽子30年",這樣你就永世不得翻身。
彩電應訴的企業,康佳是12.36%,可以繼續出口,沒有應訴的企業是78.4%。中國企業對反傾銷只有一條道路:積極應訴,頑強抗爭。
所以《法治日報》在2002年的12月23號采訪我時,我說,反傾銷是外貿擴大。他有一個大標題是《應對反傾銷,三十六計走為下計》。
我們的企業差勁到什么程度?不應訴對企業來講是死路一條,應訴不應訴反映這個企業一把手的素質,不應訴是死路一條。
下面有一個問題要結合汽車來講,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把汽車打到發達國家去,肯定要采取低價政策,假如你賣的車跟美國車一樣價錢,美國人買你車干什么?低價就有問題,人家可能告你傾銷,當年日本韓國對美國出口都遇到這樣問題,但是日本做的最好,因為日本韓國都是市場經濟,有個規定,當你去外國賣的產品,銷售價格不低于你在國內賣的價格就不是傾銷。所以日本賣到美國他賣5000美元一輛,在紐約賣的價格高于東京的價格,美國氣的火冒三丈也沒有辦法,最后美國施加巨大的政治壓力,因為日本在政治上有求美國,于是要求日本采取自我控制,大家想有那個國家愿意自我控制,最后用日本的汽車協會來分配這些配制,使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是在有序的情況下出口的。中國車會不會也走這條路,我說中國首先要分非市場經營,叫非市場經營就是國家控制經濟后中國改革了包括俄羅斯也改革了越南也改革了,于是換了一個詞,叫"非市場經濟",非市場經濟就是國家控制經濟的好聽的說法,其實我們經過27年的改革現在的企業運行機制是三級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什么叫自主經營?你想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賺錢是你的虧的也是你的。
但是西方國家早就看到了中國崛起,在中國入市的時候就給中國埋下隱患,中國由于急于入市,跟西方簽下了三不利條款:
第一,在中國入市的時候,西方國家仍然把中國看作非市場經濟十五年
第二對中國的產品可以采取非常措施十二年,
第三在全世界都取消配額的情況下依然對中國實行配額。
這三項不利條款我們叫"三項屈辱條款",德國的前總理施密特到中國來,說你們中國急什么入市,如果放到今天不想入都不行,讓中國入市符合西方國家的要求。
中國到本世紀末建設一個基本的市場經濟機制,到2010年建設一個完善的市場經濟機制。胡錦濤同志、溫家寶總理支持工作以來要翻案,他們走到那里都會跟對方談要承認中國完全的市場經濟,最突出的就是寫到中國和東盟簽訂的條約,從這一天開始所有的國家包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你都要按這條辦法,實際上中國在翻WTO這個案。
2004年的4月9號新西蘭第一個宣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這是在發達國家零的突破,2005年4月18號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去年的9月,以色列也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到現在已經有56個國家宣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現在就剩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加拿大已經在不少行業承認了,加拿大承認中國市場經濟恐怕是一兩年的事,最難的是美國和歐盟、日本承認不承認關系不大,因為告我們反傾銷國家最多的是歐盟118起、美國114起、印度89起。我們告了韓國8起,日本27起,美國23起,我們告了44種商品、142起,中國是加入WTO之后告外國反傾銷方面僅次于印度,中國也拿這個武器保護自己。
市場經濟如果在最近三四年能解決的話,我們最近三四年出口汽車企業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
我舉兩個例子,大家知道美國告我們的濃縮蘋果汁,蘋果汁的主要原料是蘋果,而壓榨蘋果汁的蘋果是大小不一,只要不腐爛,洗干凈就行。所以蘋果的價格就決定了濃縮蘋果汁的價格,結果濃縮蘋果汁出口下來不如說我們中國企業不服,連我們請的美國律師(華僑)都不服。
如果以后汽車出口到美國,美國拿韓國的汽車跟你比,韓國現在是發達國家,你還想打贏官司?沒門。該怎么辦?國家要推行經濟外交,經濟外交是1985年趙紫陽總理首先提出來的。2004年8月胡錦濤、溫家寶在會上重提此事。
這里帶來一個問題,外國人一告,中國企業就不愿應訴,因為勝訴率極低,造成一個惡性循環。日本曾經在93年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受害者,我們從93年到現在每年在世界上排第一。拿到市場經濟不排除人家還會繼續告你,但是勝訴率極高。
現在國家在做這方面工作,而且我認為是維護多數企業的利益就是維護國家利益。所以現在我們國家領導人很重視,正在到處對我們企業做工作,為的是給我們企業鋪一個廣闊的天地,為我們企業能出口到海外去,"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
由于時間關系,怎么打官司我就不講了。20年來,我總結了十大訣竅,就是老讓人家告就不得不鉆研,我就講到這里。
提問:讓歐盟認同我們的市場經濟國家還有什么障礙?
周世儉:歐盟有五條標準,歐盟從1998年把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取消了,F在有些國家對我們不承認整個國家,但是某個行業、個別企業通過繼續爭辯可以獲得市場經濟,而獲得市場經濟基本上就能打贏官司,只要你的價格不低于在國內的價格虧本了市場經濟不行。歐盟已經給了我們100多家企業個別的市場經濟,所以我認為有可能中國突破在最近一兩年歐盟承認,但美國很難,美國要充分利用十五年的利益,如果歐盟解決了,美國一家孤立的話,我認為在三四年之內有可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