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椅硬指標:舒適安全
隨著人們對駕乘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汽車座椅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雖然基本構造并未有太大改變,但材質、功能以及外觀設計等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構成
六部分組成調節機構是關鍵
從表面看,汽車座椅的結構很簡單,但實際上汽車座椅由六部分組成。武漢泰極江森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李強告訴記者:“以汽車駕駛員座椅為例,主要由調節機構、泡沫、面套、座墊骨架、調角器、靠背骨架及頭枕等組成。其中,調節機構既是固定座椅的關鍵部件,也起到調節座椅前后或上下位置的作用。”
隨著微型電機在座椅上的大量應用,座椅的調節方式也逐漸電動化了。李強說:“現今汽車座椅電動調節的方向可達二十多個,座椅不僅可前后及上下、靠背前傾后仰、頭枕前后翻轉等多向調節,甚至靠背中還安裝了可前凸后縮的電動腰撐,令座椅更容易貼合不同體態和坐姿的乘客。”
除骨架、調節機構及調角器之外,發泡工藝也是汽車座椅的另一大核心技術。李強介紹說:“座椅泡沫大多采用先發泡成型,再采用人工方式安裝面套。為了確保面套的平整,通常采用彈性卡圈、粘扣帶或圣誕樹卡扣的方式固定面套,并采用J型條或彈性卡圈將面套邊緣拉繃在骨架上。在國外,為了降低安裝面套的人工成本,還流行一種PIP發泡工藝(PourinPlace),即向縫制好的面套內直接充注發泡材料,一次性完成成型整形。該工藝雖然無需人工套面套工序,卻因發泡材料易從面套縫線處溢出,從而導致成品報廢率提高,故該工藝尚未在國內大面積應用。”
標準
靜態、動態、操作都要舒適
隨著汽車消費的日益普及,汽車座椅的舒適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李強告訴記者:“座椅舒適性主要包括靜態舒適性、動態舒適性(又稱振動舒適性)以及操作舒適性三方面內容。靜態舒適性是指座椅在靜止狀態下提供給人體的舒適特性,主要與座椅尺寸參數、材質、調節特性等有關;動態舒適性是指汽車在行駛狀態下通過座椅骨架以及坐墊將振動傳遞到人體后給人的舒適特性;操作舒適性主要是指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操作的舒適性。”
汽車座椅設計師從三方面來實現座椅的舒適性能。福州英提爾大世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的技術師張宏光告訴記者:“座椅調節是實現座椅舒適度的最基本因素之一,現在不僅前排座椅可多向調節,部分高檔轎車的后排座椅也開始采用可調節的獨立座椅,從而使后排乘客也能隨心所欲地享受長途旅行的乘坐舒適性。”
張宏光接著說:“座椅溫度的變化也能實現最佳的舒適要求。在寒冷的冬季,加熱座椅無疑是快速掃除寒意、讓溫暖環繞車廂的最好選擇。在炎熱的夏季,座椅通風裝置能使駕乘人員的臀部和背部通風,免受汗水侵擾。此外,一些豪華車上的座椅還配備了按摩功能。”
李強說:“除了汽車的懸架、座椅骨架彈簧外,座椅泡沫的軟硬度也決定著汽車的乘坐舒適性。由于坐墊及靠背的不同部位分別承載著不同的角色,如坐墊和靠背的中部宜柔軟一些,乘坐才會舒適,而乘員大腿外側的坐墊支撐和靠背腰撐部位則需要硬一些,以便在車輛轉彎時,為乘員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汽車座椅設計師通過改進發泡工藝,生產出了雙硬度座椅泡沫,進而改善和提高了座椅的舒適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