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以及城市常住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交通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共同的難題。中小城市城市規模不大,公交在城市交通出行結構中處于弱勢地位,如何提升城市公交服務品質、增強公交吸引力是實現公交穩步發展的關鍵。
本文從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實際出發,重點分析了中小城市公交發展面臨的問題,闡述了城市公交線網優化的策略方法,并提出了確保公共交通服務高效供給的措施建議。
前言
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方面,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將影響城市政治、經濟、社會甚至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發展。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居民的出行結構也呈現多元化的特點。與此同時,作為其公共交通主體的地面常規公交,公交分擔率連續降低,發展乏力,如何充分利用線路、場站、車輛、道路、交通環境及資金政策等條件,使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能夠以盡可能低的成本、高效運送公交乘客,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是公交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
1. 城市公交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常規公交存在和發展的目標是為居民提供大眾化的、共享的出行方式,其階段特征及發展趨勢受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與人口分布及城市發展規劃等因素的影響。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道路結構相對單一,城市空間布局核心集聚特征也更為顯著,公交長線、短線、大線、小線等各種類型的公交線路在城市核心區的重復布設,不利于資源集約利用。同時,在我國的城市規劃體系中常規公共交通規劃不足的情況十分普遍,導致公交建設缺乏整體統籌,基礎設施用地難以保障,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等問題日益突出。
(1)線網布局缺乏整體統籌
我國城市公共交通普遍起步較晚,不少城市的公共交通運營主體都是由個體運營接管而來,公交線路歷史遺留的問題較為突出:線路布局規劃相對獨立,功能上沒有城區、城鄉的差異,普遍存在城市中心區重復線路,城市新區公交服務相對薄弱的現象;線路布設缺少線網協調性,城市常規公交線網多以線路長、停靠站多的干線為主,快線和支線明顯不足,尚未形成“快、干、支”互補的公交線網體系。在居民出行結構日趨多元,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現實背景下,常規公交競爭力明顯不足。
(2)基礎設施布局不盡合理
作為相較于軌道交通等大中運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常規公交線路的開辟調整更為機動靈活,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性相對較小。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及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的逐年降低,公交基礎設施越發難以保障,甚至出現越是公交出行需求越是密集的地區,公共交通發展基礎設施不足、場站匱乏、銜接不暢等問題越突出:城市核心區樞紐場站匱乏、首末站設置條件不足,導致線路換乘主要依靠中途站、車輛停保周轉困難,公交出行壓力過大;新增場站多位于城市外圍地區,由于距離公交主要服務區域距離較遠,外圍樞紐場站利用率不高,不僅難以解決公交現實的車輛停保、周轉問題,還導致公交服務范圍外拓受限,公交基礎設施用地成為制約常規公交發展的重要因素。
(3)公交運營管理有待創新
公交運營是通過管理調度的形式將公交體系中的人、車、站、場等公交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人的高效移動以及資源高效利用。與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物流管理等擁有相對完備的政策理論體系、豐富的建設實踐經驗不同,目前國內外對常規公交需求管理體系的研究不少,但受城市形態不同,出行特征各異的影響,公交運營管理成功的案例難以在復制應用。
目前,我國中小城市的公交運營服務多以扁平化、單一化的服務模式為主,公交運營組織管理還處于粗放狀態,多數線路高全天運能投入均等化,而現有的公交服務水平難以滿足市民快速、舒適、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2. 公交發展需求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基礎設施,其發展與城市建設相輔相成。現階段,我國各城市基本都已經實現公交服務,但公交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城市公交發展與城市發展需求不匹配的情況十分普遍。
一是,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新的交通增長點不斷形成,公交發展受場站、資金等因素的制約,公交服務暫時吸引城市新區居民首選公交出行;
二是,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居民出行需求向多樣化復雜化轉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共享交通等多樣化的交通方式日益增多,公交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如何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出行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的今天,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條件,盤活公交存量,提高公交網絡全面覆蓋,提升公交資源高效利用和公交服務有效供給,吸引市民出行首選公共交通,優化公交線網是首選。
3. 公交線網優化策略
居民出行因出行目的的不同導致出行方式、出行距離等各異。公交出行作為機動化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服務首先是及時解決居民長距離的出行需求,兼顧短途乘客;再以解決重點站客流為主,兼顧經停站。實踐證明,一個層析清晰、功能明確的公交網絡結構有助于公交系統整體效益的提高。
現階段,中小城市公交線網架構主要是依托城市區域分布、城市產業發展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及公交樞紐場站等布局,從其層次劃分、評價指標、優化模型及布局方法等各個層面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 減少城市中心區重復線路,擴大中心城邊緣地區覆蓋范圍,進一步明確線路功能,通過實施公交線網優化調整,逐步結構清晰公交線網結構。
(1)統一籌劃,服務分區
過去,城市建設呈現向心性發展的特征,居民出行結構普遍具有向心集聚的特征,以“經驗法”開辟的線路往往也能有較好的滿足居民出行需求。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不同區域用地性質和開發強度的不同,城市產業結構、人口分布也呈現出不同的地域分布的特點。為了更好地擬合居民出行需求,宜結合區域分布特征、行政區的劃分和經濟社會活躍程度,劃分不同的公交服務分區,做到 “服務區內的一體化程度高,社會經濟活動聯系較為緊密;適當的區域規模,以城市功能分區為基礎,保證公交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益”。
(2)合理布局,線網分級
圍繞公交服務區和客流集散中心確定公交樞紐;以現狀公交線網為基礎,規劃形成分層分級的公交網絡。
一是,以城市區域分布和經濟社會活躍程度為基礎,以區域客流集散區域為核心,結合公交樞紐場站分布及道路基礎設施條件,架構為中小城市內部長距離的城市快線網絡,提供“點—點”公交快線服務,方便市民長距離的出行;
二是,在快線出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現狀客流出行特征,并以客流走廊、主要集散點以為核心,架構城市公交主體線網,提供主城內交通樞紐、商業中心、主要居住區之間的便捷聯系,滿足中短距離的出行需求;
三是,以增強覆蓋為目標,結合城市區域建設、道路建設等條件,對公交線網查缺補漏,構造“換乘便捷、靈活高效”的公交支線,滿足市民接駁換乘及短距離的出行需求。
(3)循序漸進,滾動優化
公交線網的優化調整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的過程,在公交服務相對充足的城市,公交線網優化應在保持現狀線網布局基本穩定情況下,采用“軟硬結合”的手段,優化線網結構,并通過保留、優化、新增、撤銷等手段,對所有線路由主及次、分層逐條進行優化調整。針對線路走向優化,首先梳理與區域分布相一致的線路,提升為公交快線,并在空間聯系缺乏快線聯系的區域適當增設公交線路;再者結合客流走廊分布及城市道路建設條件,搭建城市公交干線,滿足多數居民的出行需求;最后完善客流走廊覆蓋、連通熱點區域減少覆蓋盲區,在有條件的區域,完善公交支線網絡,增強公交服務能力,培育公交新客流。
(4)創新模式,提升效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不僅個體化的交通方式興起,網約車、共享單車也在迅猛發展,以滿足個性化出行需求為特征的定制公交服務一經推出就廣受青睞,主要的就是其線路走向及發車時間可由乘客自己定制,是乘客需求與服務供應為擬合的公共交通方式。在現階段及之后更長時間內,常規公交將仍是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體。
城市公共交通要重重壓力之下,要實現穩定發展,單純的公交線路調整,并不能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必須結合公交運營組織、智能化建設、設施政策保障等手段,創新實現公交多樣化。一方面應以客流需求、公交運營條件為基礎,優化運營組織,實現運能與需求的匹配;另一方面應采用保留繼承與優化提升相結合的方式,制定多種調度運營模式方案、運營作業方案,如采用定點發車、大站快車、區間車等公交線路服務模式,實現公交服務精細化,提高線網運行效率,增強公交吸引力,助力城市與交通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4. 展望
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是衡量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城市公共交通規劃成果和公交運行效果的重要手段。隨著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應用,技術已經不再是公交發展的障礙,體制機制、政策制度已經超越技術問題成為影響城市公交發展的關鍵因素。各城市發展理念不同、發展狀況各異,公交需求也各有千秋,公交服務功能的發揮,不僅需要城市規劃建設時預留公交樞紐場站以及公交首末站等,還需要相關部門在通過政策制度的制定落實,為保障公交健康有序發展提供設施、制度、資金等支持,助力緩解城市交通問題,提升城市活力。
參考文獻:
[1]吳江卡. 淺析南寧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 西部交通科技
[2]黃煥添,黃君毅.南寧市公共交通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J],西部交通科技
[3]裘瑜,吳霖生.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實務[M].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4
[4]嚴海,嚴寶杰.《中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定位與實現》.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72-75
[5]朱海清.城市常規公交線網優化方法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6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