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四)打造中西部電動汽車制造中心
建設以鄭州為核心的電動汽車制造基地。重點培育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主產電動客車,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主產商務電動汽車,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中航電動汽車(鄭州)公司等企業主產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河南奔馬、鴻馬、新馬等企業發展適合中小城鎮、農村市場的小型電動專用汽車和場地車。建設以三門峽速達公司為骨干的豫西純電動轎車生產基地,主要培育三門峽速達公司主產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盡快覆蓋省內市場并向全國擴展,實現電動整車產業化,把河南建成全國區域性電動汽車制造中心。到2015年,力爭有5家以上企業具備國家認可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到2012年形成年產混合動力客車3000輛、純電動客車500輛生產能力;到2015年形成年產混合動力客車6000輛、純電動客車5000輛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混合動力客車8000輛、純電動客車2萬輛生產能力。
———河南少林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電動客車7500輛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電動客車1.2萬輛生產能力。信陽青山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到2012年形成改裝純電動小客車1000輛生產能力。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各型純電動商用車到2015年形成年產8萬輛生產能力。
———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主導產品為M系列中速純電動微型轎車、H系列中速純電動中級轎車、Z系列新能源微型面包車,到2012年形成年產2.2萬輛生產能力;到2015年形成年產6萬輛生產能力。
———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純電動微型和中級轎車10萬輛生產能力。
(五)建設有特色的示范運營及配套服務體系
以商業化為目標開展各類示范運營。以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1小時城市圈為核心,進行城際電動公交車示范運營,帶動電動客車發展;以鄭州、新鄉、三門峽、南陽、信陽、許昌等城市為重點,進行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帶動乘用電動汽車發展。此外,分別在市政、電力、郵政等領域進行專用電動汽車示范運營,在旅游景區、港區、工業園區進行場地專用電動汽車示范運營,在縣(市)、鄉鎮、村地域進行微型、超微型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爭取用5—10年的時間,在示范城市及廣大農村實現公交車、出租車、日常出行交通工具電動化。加快電動汽車標準化充(換)電站、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電動汽車產業配套服務系統。
———電動汽車示范運營:鄭州、新鄉兩市從2011年起,城市新增和更換公交車時,原則上采購電動客車;鄭州、新鄉、三門峽、南陽、信陽、許昌市開展純電動小轎車、中巴車示范運營,到2015年力爭達到上萬輛,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試驗區。———農村用電動汽車示范運營:到2015年我省新農村建設示范縣(鄉、鎮)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以電動車為主;到2020年我省農村居民出行交通工具電動車化。
———場地車示范運營:到2015年我省主要景區、開發區全部使用電動場地車;到2020年我省場地用車基本實現電動化。
———服務體系建設:省電力公司到2012年建成各類電動汽車充(換)電站60座,充電樁3650個;到2015年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20座,充電樁77800個;到2020年全省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940座,充電樁858400個。
四、主要措施
(一)聯合高端,強化聯盟
推動省內新能源汽車企業與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戰略重組,積極開展技術、股權等深層次合作,突破技術、資本、管理等要素瓶頸的制約,加快新品開發,提升競爭優勢。積極引進大企業和大項目落戶我省,高起點引進新技術和新工藝,形成多路突破、多方聯合的發展態勢。鼓勵多方聯盟,支持優勢零部件企業加快與國內外整車企業戰略合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建立充滿活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二)加大研發扶持力度,盡快突破關鍵技術領域
省科技廳整合有關科技計劃等資金,支持省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通過產學研結合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建設綜合性研發實體和重點實驗室,研究開發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重點突破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成組技術,突破電池管理系統、電機及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盡快建立省級電動汽車整車、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檢測及評價平臺,著力提高動力電池的一致性、比能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升電池生產企業自動化和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電動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三)設立產業專項資金,助推電動汽車行業發展
省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化和市場推廣等。出臺河南省電動汽車資金補貼及優惠辦法,對電動汽車生產、運營等給予扶持。規劃建設一批重大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省工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等財政專項經費,要向電動汽車產業化和示范運營傾斜。有條件的省轄市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安排專項資金扶持電動汽車產業化和應用示范推廣。支持民間資本、社會資源等參與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以及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創投資金進入電動汽車領域,支持骨干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合資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充分發揮省、市擔保體系的作用,提供融資擔保支持。
(四)鼓勵個人購買使用,引導電動汽車消費市場
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稅收優惠政策。省政府將參照財政部、科技部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研究制定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財政補貼標準和辦法,力求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實施優惠購買政策,使一般群體買得起、用得好電動汽車。
(五)構建社會化配套服務體系,創造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條件
制定電動汽車應用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及管理規范,加大配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省交通運輸廳、電力公司共同研究在城市路網、居民區、公共停車場、高速公路服務區、重要公路沿線等地建設統一標準的可滿足各類電動汽車需要的充電設施,完善充電站網絡布局,提供快捷便利的充電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