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三、主要任務
(一)打造我國重要的電動汽車研發中心
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產學研用結合的電動汽車自主研發創新體系,在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形成國內一流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鄭州市建設整車研發中心,在三門峽市建設純電動轎車整車試驗檢測研發中心,在新鄉市建設國家電池檢測中心,在南陽市建設省級動力驅動系統檢測中心。到2015年,全省電動汽車相關產業國家級技術中心達到5家以上,具備整車、動力驅動系統、電池及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綜合性檢測檢驗能力,為電動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提供支持。
(二)打造國內一流的動力電池生產中心
以河南環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金龍集團、河南科隆集團、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動力電池企業為龍頭,發揮國家(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的集群優勢,打造新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以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凱邁嘉華(洛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為基礎,打造洛陽電動汽車動力電源系統生產基地。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把我省打造成國內一流、力爭國際一流的動力電源系統生產中心。———河南環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到2012年形成年產動力鋰離子電池1.5億安時(50萬安時/日)、動力電池材料3000噸生產能力;到2015年形成年產動力鋰離子電池8.1億安時(270萬安時/日)生產能力。
———河南科隆集團到2012年實現年產各類鎳氫、鋰電電源材料15000噸,電池及電池組產能達到7億安時;到2015年電源材料規模達到22000噸,電池及電池組產能達到8.7億安時。
———金龍集團河南鋰動電源有限公司和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6億安時電動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約合10萬輛轎車所用電池;金龍集團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年產12000萬平方米鋰電隔膜材料生產能力。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12億安時鋰離子動力電池、5萬套鋰電池動力模塊生產能力。
———河南比得力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海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2年形成年生產動力電池2.5億安時動力電池生產能力,到2015年產能達到15.5億安時。
———凱邁嘉華(洛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車用600—5000法拉超級電容器及模塊200萬只生產能力。
支持三門峽興邦特種離子膜公司開展特種離子膜的研究與生產;支持焦作市多氟多化工股份公司研發生產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支持信陽青山純電動汽車科技公司開發動力鋰離子電池及相關產品。
(三)打造國內有重要影響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中心
以南陽嘉遠特種電機有限公司、金潤新動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陽防爆集團、河南瑞發水電、河南通宇新源動力公司為骨干,建設豫西南電動汽車電機及驅動系統生產基地;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中航電動汽車(鄭州)有限公司為龍頭,建設鄭州電動汽車電機及動力總成生產基地;以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公司為基礎,建設電動汽車驅動再生控制系統、“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及電源管理系統生產基地;以許繼集團為基礎,建設智能充電站系統生產基地;以新航集團為龍頭,建設豫北電動汽車空調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生產基地。盡快形成完善的電動汽車產業配套體系。
———南陽嘉遠特種電機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20萬臺(套)驅動系統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50萬臺(套)驅動系統生產能力。
———金潤新動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10萬臺套電機—專用變速箱一體化產品生產能力。
———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到2015形成年產50萬套純電動汽車配套驅動再生制動控制器、“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電池管理系統生產能力。
———中航電動汽車(鄭州)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20萬套動力總成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60萬臺套動力總成生產能力。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5年形成年產100萬千瓦稀土永磁多級無刷直流電機生產能力。
———信陽青山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到2012年形成年產純電動動力總成6000套生產能力。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凱邁嘉華(洛陽)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到2015年形成年產32萬套電源管理系統生產能力。
———豫新汽車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50萬套電動汽車空調系統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160萬套電動汽車空調系統生產能力。
———豫北(新鄉)汽車動力轉向器有限公司到2015年形成年產24萬臺(套)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150萬臺(套)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生產能力。
———許繼集團許繼電源有限公司到2012年形成年產200套智能充電站系統、2000臺智能充電設備、1萬臺車載充電器生產能力,到2015年形成年產2000套智能充電站系統、2萬臺智能充電設備、10萬臺車載充電器生產能力,到2020年形成年產1萬套智能充電站系統、10萬臺智能充電設備、100萬臺車載充電器生產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