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輕客的戰略思考
三、 輕客創業:規模與速度
現有的輕客優勢企業基本創辦于上個世紀。進入21世紀后,仍有不少企業躍躍欲試。沈陽中順可以說是一個向輕客行業進軍的一個典型案例,它以低成本戰略演繹了波特思想的偉大,不過我估計它錯把低成本和低價格當成一回事了。廈門金龍在中順的壯舉將成壯烈之際建廠跟進生產老海獅則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舉動。
江蘇九龍推出新海獅有很強的邏輯基礎——老海獅超過10萬臺的中國市場是可以用產品升級的方式進攻的。然而,一個邏輯只扮演戰略的依據,而戰略的實現則遠遠地超越了那個邏輯本身。中順的實踐已經作了直接的佐證。
江淮瑞風的創業是一個正面的成功案例。回過頭來看,它的成功基于幾個最基本的顯著競爭優勢:成熟的產品——現代H1,成熟的制造——CKD到國產化,優良的性價比——轎車化的性能和面包車的價格,明確的目標市場——搶占6—12座的面包車市場。因此,江淮瑞風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江淮瑞風的成功確實給輕客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因此,金杯和福田都相繼進行了以MPV車型為概念的細分市場(產品)的創業。應該說,金杯是有優勢和能力打擊和阻擊瑞風的,有意思的是實際并非如此。據說,瑞風瞄準海獅的載客用途猛攻,而金杯和福田卻眼睛向上用閣瑞斯、蒙派克去較勁通用G8。不過,碰壁后它們都主動已經回頭了。
從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蒙派克調整產品定位,和2005年閣瑞斯調整產品定位都是市場出現明顯提升,因此,產品的市場定位非常重要。
同時也可以看出,一個新產品上市的發展過程是漸進的。即使對于一個企業品牌已經比較強勢的企業,要想在某一輕客品種上越過1萬臺大關一般也要經歷三年以上。
從下表數據看,超越3萬臺是進入輕客(產品或企業)領導品牌的分界線,這條線就像大中客的1萬臺線一樣。
四、關鍵成功因素
1. 輕客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是產品
輕客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是什么?簡單的答案肯定是產品。那么,已經被微客和大中客企業擠在4.8M – 5.8M這么狹窄空間里的輕客還有那些產品機會呢?從國內外的實踐看,輕客不論是作為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產品出現,其產品線基本框架如下:
由于目前中國市場上已經有不少位于上表的產品可供選擇,因此,輕客企業的產品創新并不容易。客貨兩用型輕客除了便利性外,還因為卡車不準進城而帶來一定的“政策市場”。
純粹的輕卡在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小行業,與這里將的輕客有較大的獨立性。不過相信未來還改變。目前南汽依維柯就把輕客和輕卡統籌在一起了。
6-20人座位數的客車的乘用需求和商用需求本身也是一個客觀的市場。從統計數據看,6-12座的需求占到了該市場的90%以上,由于國家在8座上切線劃分商用車和乘用車,因此駕照和公路收費等政策都以8座為界,導致6-8座(含)的需求又最為集中。
2. 輕客創業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是產品和。。。
如果一個企業想通過創業進入輕客經營領域,關鍵成功因素必然也是其產品,或者說首先是產品。
毫無疑問,一個創業企業還需要更多的東西才能挑戰成功。也毫無疑問,概括起來就是獨一無二的自身優勢,或者說戰略優勢。“產品與市場,人才與團隊。”這是創業期企業的兩對最基本的命題。
當然,創業企業還需要機遇的垂青。
3. 輕客創業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還有。。。
在當前的輕客市場結構和競爭結構下,輕客創業成功還需要兩個最基本的前提:一是投資規模,二是較長的投入期。粗略估計,不含廠房建設,10億投資是起點。投入回收期起點在5年以上。
并購可能會是一個相對自主創業更可行的途徑。因為并購節約的不僅僅是建設時間,更主要的是學習曲線的必要時間。盡管并購的自身調整也巨大無比,但時間永遠是更為核心的經營變量,因為未來數年可以把當時的決策基礎和關鍵假設完全顛覆。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