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論壇一位嘉賓講述了他對新能源汽車的擔憂

2017年1月14-15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提升核心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總參會人數超過1500人,100多位發言嘉賓齊聚一堂共商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計。我們將摘錄一些頗有見地的嘉賓觀點,與讀者共享。
我們去年在百人會閉門會上表示了巨大的擔憂,今天的擔憂更大,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對產融融合這方面有擔憂。
第一,對產業的擔憂。
目前電動汽車發展太快,使得大家很難靜下心來思考一些關鍵問題和技術突破。今天我聽到很多人講充電樁、動力電池和整車,但是我看到了萬鋼部長講到燃料電池,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包括汽車電子芯片和基板材料以及基板的金融化,包括充電樁大量使用硅晶片可以更穩定地工作,這些很少看到大家去做。在產業技術路線的整合中,更沒有深刻地討論電動汽車為什么會有今天,為什么會發展。
第二,對金融的擔憂。
金融這幾年提得太多,資本市場太認可,政府的補貼力度太大,使得我們很少去面對消費者,尊重消費者,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同時,我也能夠看到更多的是政府的事情,很少看到個人消費者在電動汽車占很大的地位。
這些東西是需求側和供給側的兩個問題在嚴重扭曲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下面講一下金融。我們對車廠補貼太多,挪威有550萬人,竟然是全球第四大電動汽車市場,消費者的體驗很好,進城有專用的充電樁和專業的停車的地方,這些地方不用花錢。如果進城的話,電動汽車沒有進城費用,汽車的費用是80克朗。上下班電動車有專用道,其他車堵得一塌糊涂。補貼是十年綠色信貸,沒有利息,全是針對消費者,沒有針對車廠。
所以我們大幅度降低政府補貼的同時應該要大幅度補貼消費者金融,否則現在是政府補貼公交車,那乘用車怎么辦?現在又開始退坡了。所以金融要改革的,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國政府的信用,中國政府在中國特有的地位。這個補貼造成很大傷害,撕裂了全國的統一市場,地補要盡快取消。比亞迪把工廠拆成了24個工廠,其他的怎么辦?
可以看到清潔能源汽車發展的動力不是環保,是制造成本的降低,使用成本的降低,對生產者和消費者有巨大利益,因此要把利益通過資產證券化體現出來,而不是補貼。比如政府換公交車,換燃料電池一年是四萬多塊的燃料費用,如果置換率是50%,那就是接近7%~8%的收益。如果取消補貼,基于證券化統一的手段,要補貼消費者的金融,要資產證券化。
最后是中國的機會。由于有這樣的機會,今天數量在了,就有巨大的市場,可以吸收全球的創新技術,這個創新技術是什么?吸引他到中國建廠,而不是排除在國外,這個嚴重地傷害先進技術進入中國。
我們說高鐵,高鐵換到今天,IGBT還沒有換來呢,只換來一個整車技術。要大幅度吸收,因為市場開放,讓更多的創新企業到中國發展,我們才能真正解決全球的創新技術進入中國,而不是像現在閉關甩在外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