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收購
經過九年的談判,加拿大麥格納國際公司與德國格特拉克公司(Getrag)終于在今年7月16日簽訂協議,前者將以17.5億歐元的價格買下格特拉克100%股權。根據評估,包含7億歐元債務和退休金負債在內,格特拉克公司的市值大約為24.5億歐元。最終交易價格將取決于運營資本、其他收購價格調整慣例等。
在進度上,麥格納官方告訴記者,麥格納和格特拉克預計2015年年底之前完成交易,一系列狀況將決定實際時間節點,包括獲取所有的必需法律批準。這起長達九年的收購事件,對于雙方分別意味著什么?
麥格納:強化傳動業務
麥格納是目前北美規模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2014年,麥格納營業收入和利潤規模全球零部件排名第二,僅次于博世而超過大陸、電裝。
對于此次協議收購格特拉克的初衷,麥格納公司首席執行官唐·沃克(DonWalker)表示:“回顧我們當前的產品組合,我們認識到要將拓展我們的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業務放在戰略首位。格特拉克完全符合我們的戰略要求。格特拉克公司在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產品布局非常合理,我們相信會從當前節能減排的汽車行業趨勢中大獲裨益。格特拉克的合資企業關系同樣為公司中國業務的大幅發展提供了潛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和DCTs(雙離合傳動系統)業務發展最快的市場。另外,格特拉克擁有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員工,包括深厚的傳動系統工程設計專業知識。”
對于麥格納來說,拓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業務意義重大。根據麥格納公司2014年報,麥格納2014年動力總成銷售額49.54億美元,占公司總額的14.5%。很顯然,麥格納在汽車動力傳動系統業務版塊的發展潛力巨大。
對于此次的被收購方,格特拉克則擁有80年的汽車傳動系統生產歷史,一直是業界的技術領先者,生產一系列傳動系統產品,包括手動系統、手自一體系統、雙離合系統、混合系統和其他高級傳動系統。格特拉克將為當前及以后的汽車動力傳動系統配置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格特拉克在雙離合傳動系統這一不斷發展的市場中居于領導地位,該市場有望在未來的十年內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
除了全資擁有的生產運營體系之外,格特拉克還與美國福特汽車、中國的江鈴汽車和東風汽車都擁有重要的合資關系。寶馬、戴姆勒、雷諾、沃爾沃和長城也是格特拉克的客戶。包括合資企業在內,格特拉克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9個國家中擁有近13500名員工,運營13個生產單位和10個工程設計中心。2014年,格特拉克的銷售額接近17億歐元,非全資擁有的合資企業實現的銷售額達到近16億歐元。
毫無疑問,格特拉克可以讓麥格納的傳動產品陣容更加全面,進一步強化麥格納的傳動業務。麥格納方面也表示,格特拉克是DCT雙離合器變速箱的領軍角色之一。
格特拉克:尋求價值最大化
格特拉克是全球前四大變速器企業之一,僅次于采埃孚、愛信精機和加特可。2014年,格特拉克總銷售額接近17億歐元。除2010年之前受金融危機影響有兩年虧損外,一直以來都實現盈利。2013年格特拉克在全球的經營業績曾達到歷史新高,變速器銷量達到389萬臺,其中,DCT產品系列銷售量超過百萬臺。
資料顯示,美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德納2000年曾購買格特拉克30%的股份,但2007年因德納申請破產保護而將這部分股權回售給格特拉克。在去年,格特拉克便已開始與投資銀行討論上市的可行性,后來有同行企業發出收購要約,使得該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公司戰略以尋求價值最大化。此外,目前格特拉克在傳動系統領域也面臨著同行的競爭。所以,格特拉克的所有者Hagenmeyer家族就一直在尋找下一個“買家”。
目前,格特拉克在中國有兩家合資公司:一家是2006年與江鈴汽車集團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目前在行業內發展得不錯,產量比較大,下設四家工廠,包括兩家南昌工廠、贛州工廠和于都工廠;另一家是于2014年10月與東風集團在武漢共同設立的,將在中國開發生產雙離合變速器,產能50萬臺,預計從2016年開始用于東風集團新型緊湊車等產品。
毫無疑問,這兩家合資公司也給了麥格納布局中國傳動市場的信心。
有知情人士披露,此次收購完成后,格特拉克的品牌和工廠布局將得以保留,而不會有任何裁員,不過預計雙方將通過聯合采購等方式實現共同效應,削減運營成本。
業內人士介紹,變速器是汽車核心技術之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繞不開變速器。而目前全球最大的變速器企業德國弗里德里西港采埃孚股份公司(ZFFriedrichshafenAG)同時也是麥格納強勁的競爭對手,在今年5月收購了美國天合汽車控股公司(TRWAutomotiveHoldingsCorp.),新集團年營業收入可達300億歐元(約合410億美元),員工總數138,000人。資料顯示,2014年全年麥格納實現銷售收入366.4億美元,很明顯這一舉超過了麥格納,成為全球規模第二大的零部件巨頭。
業內人士認為,收購格特拉克,會為麥格納與采埃孚的第二之爭助一臂之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