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公車:選擇之殤
一起事故和一紙新規,將中國汽車的兩個細分市場的狀況真實的予以了再現和對比,而帶給人們的,卻是沉痛的思考。
11月16日,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榆林子鎮幼兒園接送校車被撞,事故已經造成20人死亡,其中兩名成人(校車司機和幼兒園教師),其余18人均為幼兒。另有44名幼兒受傷。而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據目擊者稱校車存在嚴重超載情況。僅僅兩天之后的11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出臺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明確要求黨政機關采購的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發動機排氣量不超過1.8升,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轎車扣除財政補助后價格不超過18萬元。
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則消息,卻無意透露了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在汽車消費領域財政投入的區別對待。一方面,由于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平衡,不少鄉村小學或幼兒園被撤并,成立鄉鎮中心小學和幼兒園,成千上萬的孩子上學成了一段漫長的苦旅。鑒于教育投入不足甚至被擠占挪用現象嚴重,不少違規校車便紛紛上路,不僅司機沒有經過正規培訓,車輛質量問題嚴重,超載現象更是司空見慣,加上監管制度、能力的缺失,不少孩子的性命便被當成試錯的籌碼。此外,依據國際慣例,校車投入屬于民生開支,政府充當投入主體責無旁貸。以美國為例,聯邦政府承擔了50%以上的采購費用,其余由學校和社區公民分擔。而對比中國的現實是,部分地方政府對此卻顯得無比吝嗇。尤其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將這項工作簡單地推卸給缺乏資質、唯利是圖的民間機構,日常又疏于管理,致使大批違規校車帶病行駛。
另一方面,一則數據顯示了另一個細分市場的火熱。據海關的統計,去年中國進口各類汽車81.36萬輛,同比增93.3%,累計進口金額306.40億美元,同比增99.7%。而去年政府采購汽車金額攀升至800億元,占總采購規模的14%,平均年增速超100億元。雖然不能將兩個事實簡單類比,但即使在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公車治理力度的情況下,在不少地區甚至是國家級貧困縣,超標購車等違規行為時有發生,“豪華公務車”更是頻頻被媒體和網友曝光。于是,兩相對照,一種奇怪的現象在中國發生:豪華公車伴著危險校車滿街跑,校車還得隨時準備著為特權車讓道。
同樣是在甘肅的校車事故發生之后,有網友更是貼出了美國在校車上的投入與規定與國內做對比,悍馬與美國校車相撞之后的強烈沖擊圖片更是引發了熱議。據悉,美國各州要具體負責校車的撥款、執法、監督等各項事務,同時也會出臺更為細致的校車生產標準。目前,有超過500項校車法規被各州記錄在冊,這幾乎使得校車每一個零件在生產時,都具有遠高于普通車輛的安全性能。美國的校車,也因此有著“武裝到牙齒”的說法。同時,各州每年都要開會專門就校車進行討論,每5年開一次全國性會議。
事實上,在中國,并不缺乏與美國同樣水準的校車產品。此前,宇通客車一直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旗下的校車產品。在宇通客車的官方網站上,也能看得到數十種校車產品,而這些產品的質量,絲毫不亞于國際品牌。因此,有媒體評論便指出,徹底解決中國校車困境不僅是投入問題,更是責任問題,良知問題;是愿不愿意聽中央指示部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問題。而在校車事故發生之后頒布的公車制度改革,則讓人看到了希望。
《汽車觀察》認為,如果能以此為契機,一方面從根本上解決和完善中國的校車制度,讓民族的未來與希望不再提心吊膽;一方面又能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大一個市場,這難道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