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車20年內難成主流 對其不要過分膜拜
在最近半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艱苦歲月里,美國汽車三大廠商都在竭盡全力擺脫瀕臨破產的危機。除了尋求政府救助外,目前產品布局轉型也成為其自救的重要措施。
09年1月的底特律車上,所有的參展商無一例外地展出了自己的油電混合動力或純電動車,把一個著名汽車展幾乎變成了電動車展卻是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
美國三大車廠今年受高油價打擊,其高油耗的皮卡、SUV車型備受詬病,現在拿出節油車型來向公眾和政府證實他們過去幾年中也不是沒有努力過,想來也合情合理。中國的比亞迪也把F3DM和e6拿到了展臺,并宣布要在2011年賣到美國市場去,讓人有種技術躍進而揚眉吐氣的感覺。
但是,這次的車展如果給人形成電動車必然是未來方向的概念的話,則多少有些誤導之嫌。純電動車在現階段,甚至在20年內都很難形成主流,油電混合――不管是柴電還是汽電混合都來得更實際一些,在中國尤其如此。道理其實很簡單。
首先,電池技術并不是想突破就能夠快速突破的技術,它作為電動車技術的瓶頸存在了不是一年兩年了。只有它的幾個基本特性都能同時滿足時,才能夠大規模商業化。可這幾個基本特性實在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充電速度和價格成本是互相制約的幾個因素。比如現在大家所談論的鋰電池又可以分成鋰鈷、鋰錳和鋰鐵電池三種類型,其中鋰鈷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但充放電不易控制,容易過熱而產生致命的安全性問題。另外兩種雖然安全性好些但能量密度又都比較低。同時這三種鋰電池都沒有解決充電時間問題。用普通的家用電源都要7、8個小時才能充滿,用起來顯然很不方便。
其次,充電基礎設施問題又橫亙在眼前。沒有足夠的充電設施使汽車行業的努力顯得有些徒勞。在高樓林立的亞洲大城市里,這個問題尤其突出。全球而言,美國是最有可能把插電式純電動車或增程電動車推廣開的國家。多數美國人的家都是獨門獨戶,在家中的車庫里插電比較方便。所以從充電方便程度上,通用將在2010年在北美推出增程電動車雪佛蘭Volt,豐田也在2010年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普瑞斯,福特宣布在2012年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還都算比較務實。但北美以外的國度又該怎么辦?
第三,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不是就真的環保節能,減少CO2排放,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雖然看上去改用電動車整個行業不再燒油可以變得很”綠色”,可各個國家的政府卻不可能如此簡單地看問題。全球現在多數電力的來源還是燒煤和燒油來發電,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還處于不穩定的初級階段并且有很強的地域性,核電比例(核裂變)也還很小,而且核裂變廢料輻射污染不好處理。 中國火電比例更達到驚人的80%之多,大量使用電動車不過是把污染向上游產業轉移了而已。在沒有做到完全掌握大規模核聚變安全發電的技術之前,污染和CO2排放的問題依然存在。當然中國如果只從石油安全的角度來考慮而不在乎多用煤來發電的污染和CO2排放問題的話,自又另當別論了。
第四,單純從能量利用效率來看,電動車也并不是那么完美。電池里的電能雖然可以通過電機高效地轉換為動能,比傳統汽油機效率高得多。但我們要考慮發電時燒煤或油轉化成電能時的損耗,以及電能在長途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還有充電時電能轉換成化學能的損耗,最終其能量利用效率并不比汽油機高。
第五,雖然說電力現在便宜,但現在的發電裝機容量及遠期規劃都從未曾考慮過汽車也會大量使用電能。 中國的城市在現有的電力供求狀況下還經常缺電, 如果由于大規模使用電動車使電力供求關系緊張形勢加劇,導致電價上漲,會引發全社會對汽車行業新“罪行”的聲討。汽車污染空氣很多人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如果汽車居然把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電價漲起來,就不只是說說那么簡單的問題,而將是民怨沸騰了,畢竟中國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仍然是沒有車的人占絕大多數。那時候放著現成的油不用,怕又成為一種新的能源浪費。另一方面電價上漲會使電動車的用車成本優勢降低。 而且一旦大家開始用外面快速充電站的電, 充電的價格就肯定不止是單純電價,充電站會把服務費加上去, 這會使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優勢進一步降低。
最后,電動車發展當然也要取決于原油的價格。過去一年半的時間油價的漲落充分證明了原油價格遠沒有到應漲到150美元一桶的程度。這個價格根本不能體現原油供求關系和原油真正的價值。 在未來10至20年中,原油價格仍會有起落,但原油的供給在可預見的未來其實依舊充足。
所以即便將來電動車技術本身(主要是電池技術)真的成熟了,在2020年,甚至2030年,電動車也只不過是多種車型中的一種而已, 至多是一種良好的補充。改進型的普通內燃機轎車和油電混合型轎車(汽混,柴混)仍舊會長期作為主流存在,而電池形式驅動的卡車則由于技術問題還根本無法提上議程。 電動車并不能成為一種顛覆式的驅動形式,除非人類能短時間內在環保發電技術上也能有重大突破。
09年的底特律車展在美國東北部的暴雪中頑強挺立,并用電動車吸引全球的注意力。可是什么事情如果過熱了都不會是100%的好事。人們在看熱鬧之余,最好經常到展場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底特律接近零下15度冰冷徹骨的寒氣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頭腦清醒。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