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龍海外銷售第一名,朱國強撥開陰霾
上任2年后,他的海外業績讓那些纏繞已久的質疑和詰問不攻自破。大金龍還試圖告之業界,機會總垂青于早做準備的企業。
中國客車海外銷售第一名——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從銷售額上看,2009年大金龍的表現都足以令其盡享榮譽,他們領先第二名接近半數。
當《汽車商業評論》在廈門見到締造這個榜單的大金龍副總經理朱國強時,他卻坦承自己對這個成績并不滿意:“2008年我們做得不錯。2009年相對行業來說是上升,但出口額是下降的,所以還需努力。”
沒錯,惡劣的經濟形勢,愈演愈烈的疆場爭奪戰,使中國客車這群海外淘金者難以幸免——大金龍2009年出口量同比增長15.09%,出口額卻同比下降8.75%。對于名列榜單第二名的海格客車和第三名的宇通客車來說,這個數字更甚,其出口額下降幅度分別是39.9%和53.09%。
已經有多少年未嘗華山之巔的滋味?無論如何,這個成績讓那些纏繞已久的質疑和詰問不攻自破,大金龍依靠海外版圖重振雄風。此外,它還試圖以己經驗告之業界,機會總垂青于早做準備的企業。
2009年的故事仍然要從那份在2月盛開的塞內加爾訂單說起(詳見本刊2010年1月《去塞內加爾》):這份涉及406輛公交客車(其中4輛整車,402輛客車通過CKD形式在當地組裝生產)、價值超過1.6億元的合同一掃整個客車行業的陰霾和低迷。
對一個企業而言,做長久生意尤其重要,而塞內加爾項目無疑為此提供了最好的注腳——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國家周圍,晃動著西非18國的身影。訪談中,朱國強也并不避諱將以塞內加爾和塞恩公司為基地,向周邊國家輻射,擴大市場的野心。
在歐洲市場,大金龍造就了一個典范樣本。2005年首次參加比利時BAAV展,短短幾年間,它迅速在這塊歐洲老牌客車的心臟之地躥起,不斷引發歐洲業界熱議。2009年,BAAV組委會專門在比利時設立“中國日”,以大金龍為首的中國客車制造商功不可沒。
“我們的策略是瞄準大市場,做好小產品。”朱國強如此分析其歐洲戰略,“首先,起點一定要高,所以我們想方設法在英、法、德、意、西這5個西歐大國取得突破。如果在西歐市場立足了,開拓其他市場就會水到渠成。”
這就不難理解他為何要避開歐洲客車產品線的強勢區間,而選擇相對容易攻進去的9~10米旅游客車產品的原因——雙方在產品和品牌方面的差距顯而易見,與其硬碰硬,還不如尋找細分市場,減小開拓難度。
以下故事亦隨之發生:在意大利,大金龍名列旅游客車市場第二位,第一位是東家依維柯。截至2009年,其在歐洲市場已擁有15家經銷服務機構,銷售客車1000多輛。而在全球,這兩個數字分別是55家和1.5萬輛,其中大中型客車規模區域市場8個,輕客區域規模市場4個。
對朱國強而言,有些變化在2009年里不經意地發生:突然間他的團隊就增至近百人(其中40多人負責售后服務);他重新劃分五大海外市場版位圖,西歐+澳洲、東歐+俄羅斯、美洲、西亞+中東+非洲和亞洲(除西亞以外);他以“市場份額是否增長”為準則對五大板塊責任人進行考核;他首次梳理并發布大金龍全球品牌主張“Always on your way”……
空降大金龍2年后,朱國強和他的團隊將大金龍海外業績做到中國客車行業第一。2009年僅僅是他的一次完美演出,還是下一個冒險的開始?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挑戰始終存在——在大金龍身后,其老對手宇通客車和海格客車正奮力直追。
《汽車商業評論》:回看2009年,您的壓力大嗎?
朱國強:很大,2009年定位為管理年,我們主要在做內部人員置換。對大金龍來說,這是件很難的事情,要改變這么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其實大家也看到了,以前支撐10~20億(元)的運營模式,現在要支撐50個億(元),確實有很多困難和問題。
2010年會在哪些海外市場進行突破?
第一,在伊朗有較大突破。2009年我們簽了300輛鉸接車訂單,近6000萬歐元。接下來要做南美,我們已開始著手做,但還不方便說。然后是阿根廷,會有一個組裝項目,現正在做樣車。
在西歐,我們希望能在公交車方面有所突破。在歐洲,公交車比旅游車賣得好,目前我們的公交車只做到了東歐,西歐還沒進去。我想在2010年打基礎,拿些小訂單,把這個過程學會。在匈牙利,我們中標了一個1000多萬歐元的公交車項目,其意義在于新突破。
至于亞洲,我們正考慮跟印度本地企業的資本合作。對方已表達過好幾次意愿,我們的顧慮有二:一是缺乏跨國企業管理的人才和經驗;二是公司的中長期戰略究竟怎樣,雖然有些想法,但還不清晰,此時貿然行動,恐難有作為。
我認為,從長遠看,本土生產很難避免。目前我們正在做可行性分析,這是件極具挑戰性的事情,因為大金龍還沒有對外投資工廠的先例。
您認為一個企業的核心是什么?
品牌。真正要在世界客車行業立足,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這是企業惟一能留下來的東西。雖然說客車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們在成本方面還有一點優勢,但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這種優勢會一年一年弱化,而品牌最核心。
您心目中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是誰?
海格客車。我們雙方經常有溝通,它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