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平衡 上海申龍總經理樊萬順談公司管理
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于 2005年 9月正式成立,公司致力于客車整車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涵蓋公路客運、旅游、公交、團體等各個細分市場。 2006年銷量進入客車行業第 21位, 2007年整車銷售突破 2300輛, 2008年突破3100輛。同時,客車出口量也位居行業前列。申龍快速的成長與其內部科學的管理及經營理念是分不上海申龍客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樊萬順先生開的。近日,本刊記者前往申龍位于閔行的新廠區采訪了申龍客車總經理樊萬順先生。樊先生客觀講述了公司的發展歷程與管理理念。
四個平衡
樊先生表示,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但每個企業面對困難的心態會有所不同。如何在發展過程中處理好企業內部的平衡是關鍵。
第一,規模與產能的平衡。
由于企業的發展速度很快,2007年下半年開始,上海申龍的新廠區開始建設,2008年6月正式搬遷至新廠區。如果公司2008年還在老廠區投產,即便有了市場,硬件設施也跟不上,產量的突破也就不復存在。
第二,規模與效益的平衡。
其實,產能的擴大帶來的壓力也是挺大的。同樣的產量,在老廠區和新廠區生產,其成本與效益不盡相同,所以公司必須在短期內擴大生產規模,使規模與效益平衡。可以說,前三年是受產能的制約,而如今演變成了受規模的制約。
第三,規模與技術和管理的進步要平衡。
企業規模擴大后,產品技術、生產管理必須跟進。申龍的定位是做高品質客車,要制造客車中的精品,力求讓終端客戶留下良好印象。申龍的目標是“三龍一通”,如果技術與管理滯后,那將嚴重制約規模的擴張。我們要以技術的突破帶動產品的突破,以產品的突破帶動市場的突破,這就需要技術和管理作基石。
第四,規模與人力資源的平衡。
公司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由于申龍位于上海,在吸引人才方面擁有地域優勢。如何將人才吸引來、留得住、用得好,是公司一直重視的問題。
質量保證
上海申龍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滿足TS16949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A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客車企業。同時,申龍還通過了美國DOT以及俄羅斯GOST認證。談到出口,樊先生說,申龍對于國外代理商的選擇有嚴格的要求,他們必須同時具有賣車和服務的資質。
申龍非常重視市場的建設,在服務方面,公司本著及時、準確、有效的精神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比如最近關于公交車的事故頻繁發生,考慮到客車的安全問題,申龍專門派了服務隊伍到一些公交企業排除車輛的安全隱患。
節能標兵
申龍的另一大優勢來自新能源客車的研發,這也符合政府節能減排的號召。現位于上海康橋的老廠區將與瑞華公司合作開發純電動客車。此外,申龍與神力科技合作開發了氫燃料客車、與奧威公司合作開發了超級電容——蓄電池混合動力客車。
除了新能源客車以外,申龍還承擔了輕量化客車的研發項目。該客車采用全鋁車身,從整車自重入手降低了能耗。在項目中,上海申龍與瑞士澳肯公司合作。
另外,申龍積極投身于2010上海世博會的項目競標中。
幾年來,申龍一直在不斷前進,穩步發展。無論大環境如何,企業的發展方向都與目標一致。申龍定位準確,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為基礎做強中高端客車。一方面產品的開發迎合了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多管齊下也為企業下一步發展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