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新能源零部件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驅動系統都要用電動機輸出功率和轉矩,而車輛必須要調速,因此要配調速器和控制器。針對不同的車輛,采用不同的電動機和調速器控制器。因此,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除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儲能器具以外,就是電動機和調速控制器及熱變器、變頻器等電力電子設備。其中功率元器件和智能芯片又是核心部件,它們的品質很重要,目前進口產品優于國產品質。外企優于內企,目前功率元器件易燒壞是個常見病、多發病,且病因不明,無法有效根治。
中國電動汽車研發始于工廠特種車輛:如牽引車、平板車、電動叉車、高爾夫車、游覽車等。這些車輛的控制器是引進后逐步國產化的,進口貨價高而質優。
現在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三平臺”,跟蹤于國外先進技術的發展。所以在關鍵零部件上國產稍遜于進口。雖然“863重大專項”著力研發,但現在看來仍無法替代。整車廠若要使新能源汽車工作可靠,寧愿出高價用外企產品而不敢冒險用國產的,這是可以理解的。若要改變依賴外企的局面和解決控制器調速器等電力電子設備的可靠性耐久性問題,惟有走出目前的技術路線,發明其他車輛驅動調速控制技術,以期根本避開這個局限。
新能源汽車研發是瞄準國外先進技術并跟蹤、學習外企的路徑,因此到實際應用時國產零部件的性能不如外企的,這是正常現象,也是學習模仿的必然結果。同時這說明我們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比不過人家,這將影響到日后的產業競爭,若不根本改變這種狀況勢必又將受制于人。
新能源汽車研發、示范目前所顯現出來的狀況,究其原因是:一、我們缺乏趕超汽車強者的決心、壓力、遠景。若無科研經費資助,若無示范推動,有幾家企業愿自發自動自愿的去下大力氣研發呢?二、組織領導者以團隊、個體的規模性質資質來畫圈,而不是愿者、能者上,這是沒弄清楚研發的真諦。三、角色定位,企業為了競爭制勝研發更優質的產品是生存之必須,行業協會為了提升產業整體水平推動研發這是本質。而“重大專項”由政府部門搖旗吶喊,這是角色錯位,這是鞋子不緊襪子緊的現象。這是目前癥狀的癥結。中央提出“創新以企業為主體”正是指的這點。但如何使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這是執政水平。當務之急是給政策而不是給錢。
新能源汽車是民用產品,汽車工業是市場經濟中之競爭性行業,其相關零部件及所屬行業同樣是競爭性行業。因此它們的研發應采取開放式而力忌封閉式。筆者認為應該是:企業不分大小,研發者不論學歷。有智的出智,有藝的獻藝,有錢的投錢,有能的盡能。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最終制造的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就行。這種全民參與的舉國體制或許能解目前所面臨的困惑,同時也符合當前創新創業的大勢。如果再圈劃圍城封閉式創新,最終仍舊用外企的產品裝在自主創新的整車上,還美其名曰消化吸收。建議用產品系統為主線,匯集相關單位及人員組成研發、車企、用戶一體化的攻關團隊:如動力電池、控制系統等。發揮各自優勢,以試用、檢驗、改進為進程,完善產品可靠性、循環壽命,達到1+1>2的目的,最終使整車量產商品化。
新能源汽車研發之“技術聯盟”和“研發、車企、用戶一體化”幾種模式,將來是否有斬獲,其決定于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和重大發明的突破,若無根本改變只有量的變化沒有質的變化,只有形式的改變沒有實質的改變,這是可以設想到的結果。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