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會之前消除市民的不文明舉止,“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留下一份重要的文化和歷史遺產”,首都文明辦主任張慧光日前接受采訪時這樣表態。她同時透露,目前4000多名“文明乘車監督員”覆蓋五環以內半數站臺。
今年初,文明辦發布“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近3年來,北京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明顯提升。
負責監測這一特殊指數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沙蓮香介紹,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指數為73.38,比2006年的69.06提高4.32個分值,比2005年的65.21提高8.17個分值。
專家分析,公共行為文明指數水平連續3年提升,在市民公共行為規范尚不完善時,政府的組織與“在場指導”有顯著作用。負責主導市民文明素質提升的首都文明辦,發動了所有可以聯合的政府部門,市交通委、教委、衛生局、園林局等等,一切與公共場所文明相關的部門、單位,都被一一發動起來。
王府井是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2007年初,北京啟動了第一個特別的“排隊日”。之后每月的這一天,“文明乘車監督員”和志愿者會到站臺上,引導乘客排隊。活動開展后,在北京市的每一處需要排隊的地方,幾乎都能看到醒目的標識:“請自覺排隊”。
文明辦還專門成立了與排隊乘車有關的部門———“乘車辦”。4000多名“文明乘車監督員”,已覆蓋北京五環以內50%的站臺和一些郊區街道。乘車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到奧運會開幕前,人數(監督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今年,65個地鐵站臺也配備了乘車監督員。
如今,北京開始形成文明禮讓氛圍。張慧光說,現在北京市在五環以內1805個公交站臺中,85%實現了排隊候車,超過30%的站臺做到了沒有乘車監督員也能自覺排隊候車。
為了向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等惡習宣戰,天安門廣場、王府井等五個繁華地區設立了“糾正不文明行為檢查隊”,勸阻和教育有損市容環境衛生的不文明行為。包括在公共場所提供“納痰袋”,合理設置垃圾桶,提高“最高罰款50元”執法率等具體措施,一次次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會議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