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向媒體通報了第一期公交線網優化方案和具體實施措施。本次優化計劃共新開線路28條,加強線路4條,調整線路9條。在第一期方案實施后,公交公司繼續進行第二期優化方案調整,爭取通過3至5期的線網優化調整,實現公交車“快捷、方便、通達性強、吸引力強”的目標。
優化目標:
減少換乘,提高車速
對市民來講,公交車的吸引力正日益下降,將出行市民最大限度地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是城市解決交通擁堵的唯一的出路。鄭州市要想打破惡性循環,就必須優化現有公交線路。
在本次優化方案中,公交公司提出“常規公共交通系統主要是調整線網模式,利用公共交通樞紐的建設,形成干支線分明、與軌道交通、BRT快速交通密切配合的公共交通網絡……”的指導思想,并提出“最大限度滿足公交乘客的出行需求;最大限度減少換乘;最大限度提高車速;站點300米半徑覆蓋率有明顯提高”的規劃目標。
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副總經理田金雨告訴記者:本次公布的方案是第一期方案。共新開線路28條,加強線路4條,調整線路9條。在第一期方案實施后,公交公司繼續進行第二期優化方案調整,爭取通過3至5期的線網優化調整,實現公交車“快捷、方便、通達性強、吸引力強”的目標。
優化措施:
四層線網,干支分明
優化方案將整體線網劃分為4個層次:快線網、骨干線網、普通線網、支線網。
1.快線網——大幅提高車速
以“四縱、四橫、三環、一心”和“四弓、四箭、二區域、一走廊”格局線路為主,在現有基礎上優化,建立起快線路,形成快線網,努力使車速得到大幅度提高。(“四縱、四橫、三環、一心”見圖表)
四弓:借助二環外圍由西南到東北;借助一環外圍由西南到東北;借助一環外圍由南到東北鄭東新區區域;借助一環外圍由東南至西北。
四箭:西部2箭——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須水組團區域至主城區的快速通道;東部2箭——鄭東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主城區的快速通道。
二區域:東部區域(以鄭東新區為主)和西部區域(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主)。
一走廊:由西南到東北的客運走廊。
前兩弓共同輔助由西南到東北的主客運走廊;東西兩個區域分別自成體系,與主城區連接線路通過快速通道與主城區相連,區域內線路通過區域內樞紐同快速通道相連,與主城區線路形成互相支持關系。四弓、四箭、一走廊形成有機銜接,方便出行。
2.骨干線網——輸送集中客流
根據線路走向和2007年客運量情況(日客運量萬人次以上,含部分萬人次以下但在整體線網中屬骨干的線路),確立42條骨干線路(不含主、快線網線路以及因主、快網線路構建需要進行調整的線路),分別是:
1、2、6、8、9、11、19、25、26、28、29、32、33、35、37、40、52、55、63、68、72、76、77、80、81、82、83、85、86、88、97、102、104、105、203、603、K9、K906、T5、T101、T3、T85路。
3.普通線網——輔助骨干線網
普通線網中線路日平均客運量低于骨干線網,起到輔助主(快)線網和骨干線網并有機結合的作用,方便乘客出行。66條普通線路是:
78、61、91、41、64、53、211、34、46、79、103、21、58、30、22、67、96、27、20、69、44、202、205、95、93、208、65、42、89、71、209、201、57、K6、98、31、87、K39、213、39、210、206、909、128、K963、125、38支、24、36、129、49、14、47、90、25支、45、7、251、126、132、152、130、111、99、K115、43路。
4.支線網——疏散主網客流
支線網定性為快、干、普線網的有益補充,主要與二環、三環區域樞紐站、首末站相連接線網,為快、干、普疏送客流。30條支線網絡是:
92、48、262、263、94、118、114、50、722、723、116、56、726、729、732、13、17、301、302、305、307、308、309、312、315、317、319、321、322、323路。
配套設施:
建樞紐站,建專用道
A.需建15處樞紐站——這樣可以截斷長線路,好調度車輛
鄭州市的公交車首末站大部分都位于三環以外,致使許多公交線路成為超長線路,調度困難,難以準點運行。首末站、樞紐站的建設將使部分超長線路“瘦身”,提高公交車的運行效率和調度能力。
根據這次線網優化的需要,目前急需建設的樞紐站、首末站共有15處,包括火車站西出站口樞紐站、嵩山路建設路口樞紐站、興隆街樞紐站、文化路樞紐站(博頌路口)、農業路東三街樞紐站、動物園樞紐站、隴海路南關街首末站、鄭上路華山路首末站、建設路伏牛路樞紐站、大學路航海北街樞紐站、桐柏路航海路首末站、西站路冉屯東路首末站、畜牧路中州大道首末站。
B.需優先通行公交車——這樣可以避開一些擁堵路段
目前許多重要路口禁止公交車轉行,為公交車帶來不少麻煩。公交公司提出,禁轉路口應允許公交車轉行。中原路與大學路交叉口由南向北左轉和由西向東左轉(多年來一直處于禁轉狀態)、福壽街與正興街交叉口由北向南左轉(允許后,部分線路可不再繞行火車站)、西大街與人民路交叉口由東向西右轉(可形成鄭汴路方向公交線路的調頭返回區,不再進入解放路交通擁堵路段)。
單行道實施中,應保證公交車雙向行駛。目前鄭州市單行道基本上都允許公交車雙向行駛。在即將設置的27條單行道上,也應盡可能允許公交車雙向行駛。
C.需建8~10條專用道——這樣可以提高公交車速
公交車運行速度持續下降,目前平均運營速度不足15公里/小時,公交公司認為,這需要大力開辟公交專用道、優先道、公交港灣(在大的客流點建設深度港灣,如二七廣場、金博大等)、優先信號系統等。目前鄭州市只有部分道路如花園路、中原路等有公交優先道,但并沒有體現出公交優先。公交優先信號系統尚未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