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承壓下積極求變 南昌公交做了哪些模式創新?
2023年9月18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主辦的“2023年公交大講堂——公交行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論壇”在遼寧省錦州市召開。江西南昌公共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謝先海先生應邀分享了南昌公交在多元發展中的經驗。
謝先海
謝先海先生指出:當前,整個公交行業舉步艱難,公交企業在積極向上爭取政策的同時,也要從自身經營方面積極探索。南昌公交近些年積極推進線網優化和公交定制服務工作,努力提升公交吸引力。同時,積極主動拓展輔業,場站實行商業開發,對外租賃增收創收;石油公司實行租賃,經營效益倍增;投資共享電單車,搶占末端出行市場。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榮幸、也很高興代表南昌公交參加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舉辦的公交行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論壇,聆聽關于公交事業發展的寶貴經驗,探討公交企業多元創新發展之道。
作為南昌市唯一一家經營城市公交的國有民生企業,南昌公交成立于1950年7月。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南昌公交走過73年的奮斗歷程,現已發展成為一家以經營城市公交客運為主,兼營車輛維修、石油銷售、汽車充電、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單車、物業租賃、職業培訓、幼兒教育等相關產業的國有大型綜合性企業。截至2023年8月,企業總資產47.01億元,凈資產20.46億元,公交線路381條,從業人員6301人,公交車3881臺,日均班次9993班,日均客運量59.23萬人次。
眾所周知,近年來,公交行業普遍遭受到發展“寒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年疫情影響造成客運量斷崖式下降,國家成品油價格補貼、新能源車運營補貼兩項國補政策徹底結束導致收入銳減,加之公益屬性出現不可避免的政策性虧損。因此,整個公交行業舉步維艱,甚至個別城市公交企業陷入“停運”的經營窘境。以南昌公交為例,我們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還有地方政府財力微薄導致成本規制未能完全落實到位,加之地鐵接連開通形成網絡,讓主營發展遭受挑戰。面對如此境遇,我們在積極向上爭取政策的同時,也從自身經營管理方面積極探索,想方設法“減虧扭虧、降本增效”。下面,我主要介紹一下南昌公交在多元發展中的一些具體做法,供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交流。
一、主營方面
(一)重構一張公交線網。線網是公交最大的成本。為了更好地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營運效率,我們提請南昌市交通運輸局啟動了公交線網專項規劃的編制,目前該項目正在公開招標規劃單位。與此同時,我們結合當前客運市場形勢,按照“策應地鐵線、增加覆蓋面、發展微循環、填補空白區”的原則優化調整公交線網,旨在減少線路重復系數,千方百計提升客運量。據統計,2020-2022年,線路總數共調減24條,線路優化調整400余條次。
(二)科學調配班次運力。在做好線網重構的同時,我們同步對班次運力進行調配。根據客源、道路、天氣以及車輛、人員等綜合因素,制定了靈活的班次作業計劃,基本分為工作日、雙休、節假日班次及晴天、雨天班次等。近年來,由于公交客運量持續下滑,所以班次運力也隨之調整。同時,為了減少市民候車焦慮,提升上座率,我們在各大站臺安裝公交查詢碼,力求做到“車隨客走、應裝盡裝”。
(三)合理控制車輛規模。疫情前的2019年,南昌公交車輛數4245輛。為了更好地控制購車成本,我們結合客運形勢和企業經營情況,一方面,主動控制車輛規模,2020-2022年共調減公交車322臺,節約購車成本約2.5億元。另一方面,我們加大車輛整修力度,通過技術改造老舊車輛的三電系統和車廂、底盤等關鍵部件,平均延長車輛使用壽命3-5年。據統計,2020-2022年共整修公交車169輛,預估減少購車成本1.3億元。
(四)大力拓展包車客運市場,擴大增收渠道。在做好降本節流措施的同時,我們也積極的開源增收。我們以定制公交的形式推出家校、家企、社區、旅游等系列專線,既滿足了學校師生和企業員工的出行需求,又搶占了常規公交以外的客運市場。2022年,特約包車業務創收近億元,日均服務17.88萬人次出行。同時,為了提升公交吸引力,我們推出了“網紅打卡鐺鐺車”“雙層巴士旅游觀光線”“暢游西湖公交專線”“灣里夜間燒烤專線”等特色公交產品,打造交旅融合發展新模式。特別是“網紅鐺鐺車”在今年“五一”期間成為廣大游客打卡點的熱點、爆點,日均運送游客1萬余人次。
二、三產方面
圍繞三產發展,南昌公交創新經營思路,圍繞客運主業。
探索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千方百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主業支持輔業、輔業反哺主業”的良好生態。
一是場站實行商業開發,對外租賃增收創收。2002年開始,南昌公交開始大規模進行場站建設,并將“場站綜合開發”的理念貫穿其中,在滿足公交基礎設施保障功能的同時,積極對外租賃場站剩余面積,以進一步強化場站建設帶來的投資效應。目前,我們已自籌資金建成綜合性公交樞紐站16個、首末站及停車場22個,建成樓宇面積50余萬㎡。除了自用面積的25萬㎡,剩余25萬㎡全部對外出租;目前已出租面積19.7萬㎡,年創造收入近6000萬元。
二是石油公司實行租賃經營,效益倍增。目前,南昌公交加油站共有11站座。在自營過程中,我們發現石油公司由于經營資源有限,導致效益不高,且存在成品油經營資質久辦不下的問題。為此,我們于2021年12月,將石油站經營權打包租賃至江投能鏈公司,簽訂8年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按照“成熟一批、移交一批”的原則,將下屬11個加油站分批移交至該公司運營,旨在盤活優質資產、提升經營效率,同時借助省屬國企力量破解資質辦理難題。從經營效益來看,自營期間石油公司年利潤約為1100萬元,而實行租賃經營后,首批移交3個站點收益高達2610萬元,遠高于石油公司整體經營凈利潤,同時成功辦理到昌南加油站危化品經營許可證。
三是投資共享電單車,搶占末端出行市場。電單車在我市出行市場中占30%以上份額,已成為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共享電單車項目是地面公交迎合客運市場變化、探索轉型發展的一條新路,既可以補齊公交企業的產業鏈條,也可以提升公交的自我造血能力,減輕財政付負擔。為此,南昌公交緊跟居民出行市場,發力運營共享電單車項目,目前在南昌市20萬電單車配額中獲得1.6萬輛,并在南昌縣中標獲得1萬輛運營份額。據統計,注冊用戶人數已突破326萬,至今已提供超4200余萬次安全出行服務,今年預計可實現收入5900萬。
三、管理方面
(一)健全完善績效體系。我們本著“一類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則靈活采用多種方式的激勵措施,分別對下屬單位經營層簽署了經營管理目標責任書,將以往完成績效考核后再告知分配方案的做法調整為提前在責任書中進行明確。通過事先告知的考核模式,進一步發揮了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調動了下屬單位經營者“爭市場、創效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深入推進治僵處困。對下屬企業中不具備競爭優勢、非主營業務和效益較差、風險較高的法人單位采取了注銷、轉讓等方式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2020年以來,我們先后對效益較差的順欣駕校公司、南昌公交傳媒公司;營運風險較高的順安保安公司、南昌大眾出租等企業分別采取股權清退、清算注銷等方式進行了分類治理,提高了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促進了企業資源向客運主業的集中。
(三)強化內部各項管控。安全管理上,我們通過搭建主動安全預警系統、構建雙重預防機制、開展培訓教育等舉措,2022年,萬公里事故成本、百萬公里事故起數等指標均呈下降趨勢,并實現了“零亡人、零群傷”的局面;“三大消耗”上,我們通過重新衡定維修工時標準,實行材料換新逐級審批制等手段,2022年維修費用同比下降863萬元,百公里三大消耗控制在150.72元;同時,充分利用高峰與谷峰電價的價差,深入推行“錯峰填谷”充電模式,全面實現“谷峰充滿、平峰補電,杜絕尖峰充電”的工作要求。較平峰電價,2020-2022年共節約用電成本355萬元。人員管理上,我們壓縮管理層級,從嚴從緊配置崗位人員;同時,優化駕駛員工資結構,增加與聯動指標掛鉤考核的工資比重;并鼓勵在崗人員頂替外包崗位,以提升人員利用效率和減少用人規模。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公交是交通出行的守護者,更是城市發展的開拓者。下一步,南昌公交將深耕城市公交服務領域,鞏固南昌國家級“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創建成果,積極調整公交服務模式,優化公交服務規范,提升公交企業管理水平,以改革增強企業生機和活力,以數字化創新驅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