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論壇2022|相里斌:缺芯、原材料漲價等市場化問題需要科技創新解決
2022年3月25日,第八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線上正式召開,會期為3月25日-27日。圍繞“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主題,開設14場會議,聚焦行業熱點,探索發展趨勢。
2022年3月26日,在高層論壇上,科學技術部副部相里斌長發表了演講,以下是演講摘要:
今天上午一起參觀了新能源汽車展覽,很受鼓舞,特別是剛才聽了萬鋼主席和苗圩副主任的主旨演講,他們兩位既是管理者,同時也是汽車領域的資深專家,我收獲很大,也深受啟發。我覺得理解或者了解是支持的基礎,通過今天的學習和交流,更加堅定了科技部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在此我謹代表科技部,向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也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對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力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新能源汽車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自誕生之初就始終堅持創新引領,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產業發展重要支撐。2021年我們國家在新冠疫情以及相關補貼大幅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雙雙超過350萬輛,同比增長了1.6倍,實現了高增長。歷經二十余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即將迎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在此關鍵時期召開本次論壇,對于產業界、學術界理清思路、凝聚共識,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市場條件下的機遇和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主要就“科技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高質量發展”談幾點想法,與大家交流。
第一,科技創新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市場化進程中發揮了核心驅動作用。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走出了一條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而在選擇新能源汽車賽道之初,我國就創造性地提出了“三縱三橫”總體研發布局,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搭建了強有力的“筋骨”。在此基礎上,我國新能源汽車人不斷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培養創新人才、建立健全產業創新體系,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腳步呈現加速趨勢,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提升發揮了關鍵支撐和引領作用。新體系半固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第三代半導體電機控制器和多合一集成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驅動系統的經濟性;燃料電池系統壽命超過1萬小時,成本大大降低;車用固態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高算力自動駕駛芯片、智能座艙等等一系列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網聯通信技術實現了車輛對道路狀態的超視距感知與動態更新,滿足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場景需求。可以說,科技創新已經并將繼續深刻重塑汽車產業的形態和格局。
第二,科技自立自強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未來全面市場化情況下仍將發揮牽引作用。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競爭也將愈發白熱化。從全球范圍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加速深化,“碳中和”目標成為國際共識,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美歐均將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必爭領域,積極“押注”新能源汽車,進行全生態布局。這一方面更加堅定了我們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另一方面,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與國際汽車巨頭同臺競技創造了機會。實踐反復證明,作為激烈競爭中的關鍵變量,誰牽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從國內情況看,2022年后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將完全退出,屆時新能源汽車將與燃油汽車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在與燃油汽車競爭中,新能源汽車還需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產品性能、降低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向市場和用戶提供更智能、更綠色、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此外,近期鋰、鎳等金屬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缺芯”現象仍然困擾著汽車企業,這些市場化過程中必須邁過的坎,也要求我們向科技創新要答案。只有堅定不移的走自主創新之路,才能為我國汽車產業安全健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支撐。
第三,政府與市場協同發力,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
“十二五”以來,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向市場化發展,科技部鼓勵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支持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需求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當前,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產業技術創新呈現需求導向和場景驅動的特點,資本大量涌入也加速了技術商業化應用。關于市場化階段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我們總的考慮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把市場能夠自主完成的交給市場,政府更多支持基礎前沿與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攻關。
一是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前瞻布局全固態電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新一代電驅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塑造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針對基礎研究特點,在組織實施上積極探索,廣泛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面向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競爭,培養勇于創新、勤于實干的青年科技力量;對于看不準的技術方向,支持多條技術路線并行推進,鼓勵開展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創新。
二是重點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技術。針對當前行業面臨的痛點和難點,組織力量開展攻關,采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有關企業研發高安全、全氣候動力電池系統技術,開展無鈷動力電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驅動電機等技術攻關,加強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研發,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平臺搭建、標準制定、測試評價以及芯片上車等工作。
三是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凝聚高校、科研院所及上下游、大中小各類企業創新資源服務全行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充分利用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機制,圍繞新能源汽車、低碳交通出行與氣候變化等,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鼓勵有條件、有基礎、有能力的企業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鏈。
四是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與綠色能源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強化氫能綠色制取、安全儲存、高效輸配等氫能技術攻關和示范應用,助力構建清潔氫能供應體系,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發展。加強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有序充電、V2G等新技術的應用示范。
前面有些工作我們已經都展開了。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回首過往,我們實現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領跑”的歷史性跨越。面向未來,我們需要以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支撐新能源汽車加速實現全面市場化發展,為推動國家達成“雙碳”目標、實現“科技強國”和“交通強國”貢獻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