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論壇2020|鄒驥:補貼退坡后對新能源發展的幾點建議
2019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行業遇到的問題超出了過去任何一年,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嘗試轉型期,綠色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發展進程加快,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也進入結構調整期。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繼續秉持“傳遞權威信息、廣泛展開討論、促進溝通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界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及回應產業關切的問題,尋找今后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及路徑。
2020年1月10-12日,以"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為主題,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精心策劃第六屆年度論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會議繼續秉持"傳遞權威信息、廣泛展開討論、促進溝通合作"的目標,試圖幫助業界人士梳理分析產業形勢,探討及回應產業關切的問題,尋找今后3-5年產業調整的方向及路徑。
論壇現場,能源基金會(中國)CEO兼總裁鄒驥進行了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嘉賓,上午好!我知道我是這個環節最后一個發言的,時間不多,我和時間賽跑一下。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經驗及“十四五”發展的建議。
我們可以非常快速的回顧一下,在過去幾年里面,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它的規模在快速地提升。大家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到,中國在其中占比能夠達到45%,接近一半,由此可見中國的份量和作用。但是我們從數據背后要進一步提出一個問題,這樣一個超大的占比份額它的含義是什么,我覺得這個在行業里面還要進一步去闡述。除了去稀釋迭代成本,除了有更多的盈利空間,有更大的基礎設施需求等等之外,還有什么含義?這是我給大家提出的一個建議。中國的國情就是我們人均量是很少的,包括財富,今年也才是人均一萬美元GDP,但是它的體量很大,乘上14億人口,它的市場也很大,這樣一個市場我們也看到,它又是有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劃分。比如我們用人口為例,中國人口大概14億人里面有4億人是進入到中等收入水平,國際水平的中等收入。在這4億人里面,電動汽車的市場是一個什么情況?我們還有一億多人處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之間的,他們不太穩定,這一億人電動車對他們是什么含義?另外再有剩下9億人,他們是一個什么情況,剛才和清泰主任談話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這9億人。這9億人是廣大的農村和縣一層的人口,他們的電動汽車是什么情況,我們要這樣去思考。一個村里的農民或者鎮上的農民花幾千塊錢買一個電動的三輪車、四輪車、兩輪車,運點農具、化肥、種子就能用,對他們很重要,這塊市場我們要不要去考慮?當然,北上廣深還有次一線城市,大家已經考慮很多了,還有很多地區要考慮。
我們看這個數據是想引發大家思考,這一張圖我們觀察,看到經濟的周期對我們汽車的市場,進而對電動車的市場影響很大。左邊這個圖是美國的數據,大家看到非常有規律的周期。我們汽車銷量和經濟周期吻合關系非常強。右邊這張圖是中國汽車銷量,背后和我們經濟整體景氣形勢對應的。過去兩年大家看到整個汽車銷量是有所下降,但是又要細分去分析它。高端車的銷量繼續增長,但是也有一些車整體銷售下降。中國千人保有量還遠低于發達國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比,還差得遠呢,不到200輛。美好生活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你個人具體到一個家庭,一個人的機動性水平有多高,實事求是地講,特別是我說的那9億人還很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汽車銷量下來了?這個和整個宏觀經濟,和我們整個經濟結構、收入結構聯系非常密切。這個也值得我們行業的同仁們去深思,怎么把我們汽車行業的發展、電動車的發展和整個全球、中國整體的經濟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還有環境保護、空氣質量,還有全球的碳排放這些新的約束。
這張圖講的是補貼退坡以后的情況,美國補貼也在退坡,中國的補貼也在退坡。很顯然,最直接首當其沖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跟補貼聯系起來,大家都知道補貼一退坡,對我們電動汽車銷量沖擊非常直接。但是我想提出三個問題讓大家思考,這個事實就擺在大家面前,背后是什么事情,我們應該去想。
第一個啟發就是補貼到底應該是什么作用?是不是我們電動車的行業就永遠或者長期就要靠補貼才能維持發展,才能盈利?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經濟體,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種新的技術和產品,都不可能長期靠補貼來生存的。補貼就是在啟動市場的那幾年里面它發揮作用,我們去回顧一下經濟史,所有補貼出現的這種情況,這種產品、這種技術都是這樣的情況,對于補貼我們的預期,整個行業的預期就是它應該是3-5年。因為我們的國民經濟,我們的財政部財政廳還指著電動車賺錢呢,結果老讓我補貼,這是不可能的。在補貼過程中,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補貼一撤下來,我們銷量下來了,是不是我們要解決的那個問題沒有解決,什么問題?我們要去識別。
第二個啟發,電動車發展階段的精準定位。可以用四個字來說,它是在井噴前夕,這個前夕可以是5年,可以是10年,但是我們有一個長遠的愿景,一定會井噴的,井噴前夕我們要做好準備工作。
第三個啟發越是在這種時候要保持戰略定力,進一步識別和堅定我們的發展方向,來找我們的短板,來突出我們的重點。歐洲市場的電動車銷量確實在中美退坡以后它比較穩定。什么原因?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碳市場發揮了作用,研究一下碳市場,歐洲的相對穩定有效成熟的碳市場,它是不是已經對我們的電動車低碳行業產生了直接的支撐作用、激勵作用。我們的行業開始呼吁氣候政策要到位,要有效。
接下來中國的經驗因為時間原因,我就非常快速地講,第一就是及早確立發展目標,建立利益相關者的合理預期,這是至關重要的,特別在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這樣一個愿景,作為國家的意志,我們必須得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愿景,要制定五年的目標、十年的目標,非常明確從保有量、技術性能、技術標準、市場占有率等等。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基礎設施的目標,特別是充電,特別是千千萬萬的這些司機們他們怎么充電,這個要給他們一個非常明確的預期。不展開說了,希望組委會能夠跟大家分享這些PPT。
中國的經驗我們總結,經濟和非經濟手段要齊抓共管,要兼容并蓄。經濟手段,在前幾年補貼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手段。但是在補貼退坡以后,2.0版本的經濟手段是什么?我認為當下正是我們整個行業要去思考的。除了補貼、稅收的政策,在金融手段上能夠起什么作用,在資本市場上能夠起什么作用等等。總而言之,我們要讓投資者有回報。非經濟手段有很多規制,我不一一列舉了。在各個城市都根據本市的市情有所應用,這樣來促進。我們要強調我們的空氣質量政策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抓手,還有一些具體的擁堵政策,里面給電動車特殊的待遇。這些經驗我們認為是有效的。
第三個經驗就是區域市場的鼓勵。中國這么大,不可能全國統一一刀切一個政策、一個步調,所以鼓勵地方先行先試。特別是在東南地區,在一些有條件的省區來重點精準的發展區域市場,用區域市場帶動全國的市場。甚至于推到一帶一路國家,這個看來是行之有效的。
基于這樣的觀察,我們提幾點建議:一個是呼吁有關部門和全行業一起努力,盡快進一步明確我們零排放汽車的中長期發展目標。這里面有很多細節,時間關系,不一一展開。這個目標就要給投資者,給技術研發者一個合理的預期,因為這些發展不可能是一年兩年三年的事情,必須要給它五年的穩定預期,十年的穩定預期,投資才可能進去,研發才可能展開,逐漸把我們的市場培養起來。
第二個建議,鼓勵分車型、分地域、分應用場景的逐步去推進全面的電動化。背后我們應該更強調,在一個細分的市場框架下,按照不同的市場,高端的市場、一線城市的市場、中部地區的市場、廣大農民的市場還有中小城鎮的市場,更仔細地研究他們的需求,精準地研究他們的需求,按照這樣的需求,分別去落實。這樣會給電動車開發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和市場,一旦這個市場開發出來了,摩爾定律我相信也會在我們電動車這個領域,在電池這些方面都會發生作用,它會稀釋我們的固定成本,會迅速把我們的學習曲線拉下去,這個前景是存在的。
第三個建議就是要同步考慮充電基礎設施的配套。從頂層設計上保障用地,這時候我們要做跨界的聯合工作,和土地部門、城市規劃部門、電力部門電網要協同作戰。在這里面我想我們的智庫、我們的企業協會,像類似于百人會、能源基金會等等,可以在現階段發揮這樣的作用,為政府、為產業提供一個跨界的平臺,信息交流、數據共享的平臺。
第四個建議就是嚴格傳統車油耗和排放標準,這一點我們不能放松,不能大家一窩蜂都去發展電動汽車了,把燃油車的事就給放松了。我們要擠壓燃油車,給它更嚴格的標準,讓燃油車運行的成本,最后要高于電動車的成本,這是一個成本的戰略,長期的戰略。燃油車的標準還要加嚴,它本身的減排也是我們環境保護、低碳發展的要求,這樣來提高電動車相對的市場競爭力。
第五個建議就是開啟汽車轉型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評價利益相關者對話。昨天上午我們已經和百人會聯合啟動了這樣一個對話機制。第一場對話是和歐盟的同事,我們也在這里跟大家匯報一下,這個機制已經啟動起來。我們一年有兩次,把雙方的學者專家、智庫還有行業的領袖以及政府的決策者,給他們聚集在一起,中方一次,歐方一次,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比如中長期的規劃目標問題,比如相關的政策問題,比如將來電池的有效使用和循環經濟的處理方法問題,以及行業的轉換、技術的轉換,它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比如對就業的影響和應對措施,比如對地方中央財政收入的影響,比如對環境的影響,我們都分別去展開對話。
最后,我想用這張片子來結束我的發言,能源基金會有一支非常強大的交通團隊,我們的龔慧明博士是我們團隊的領導,我們撥了很多預算在這個領域,我們希望業內的同行和我們一起合作,把我們電動車這個事業推向前進。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