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未來出行大會|王皓俊:談最有潛力的無人車商業化落地場景
在新一輪技術革命驅動下,全球出行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5G、大數據、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正在重塑我們未來出行方式。在以電動化為根基,以綠色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特征的跨界融合浪潮中,汽車產業已成為這場變革的戰略中心。
2019年10月25-27日,由浙江省發改委指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湖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在浙江德清隆重舉行,大會通過會展聯動,充分展現全球出行產業新思維、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打造全球出行產業未來發展風向標。
未來出行國際高層論壇上,小馬智行研發副總裁王皓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小馬智行研發副總裁王皓俊
大家好!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小馬智行對于自動駕駛目前重要的工作以及我們最新的成果。從自動駕駛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其實已經逐漸從給一些小部分的投資人展現一些固定路線的DEMO,現在到了大家逐漸開始思考商業化落地,以及真正怎樣做實商業化落地的階段。作為小馬智行來說,我們也進行了充分的思考,以及進入了一些真實的布局。
大家談到商業化,首先就會問,究竟無人車哪些是最具有潛力的商業化落地場景?第二,從技術層面帶講,到底哪些是我們現在真真正正需要做的一些技術上的工作?小馬智行認為,作為無人車的落地場景來說,最有潛力的是兩大塊:第一塊,Robo—Taxi共享出行服務,第二塊,卡車的高速自動駕駛。這兩塊我們今年都做了相應的布局,以及投入了相當大的研發力量。
第二個問題,我們怎樣通過技術上的迭代最終實現商業化的運營?我們認為,其實目前來說,所有的無人車公司都是從幾輛車到幾十輛車的發展,但是往下走,真真正正我們要做到規模化的量產,其實目前要做好的是幾百輛車逐漸逐漸的擴大測試及運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對我們來講,一方面要增加車輛的數目,另一方面要延長測試及運營的時長,并且我們需要擴展運營和測試的區域范圍,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
首先來看一下目前小馬智行所在國內和國外進行的一些路測的最新視頻。
這是一個場景。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下班高峰的時候車輛是非常多的,我們現在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在下班高峰期間可以做一個穩定的測試及運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非常有效的識別周圍的人和車。在下班高峰的時候其實還會遇到路邊會有一些不規則的車突然會停在路邊,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的系統能夠動態的調整它的路徑規劃。同時,下班高峰的時候車輛很多我們自己也要做到加塞,這樣才能使別的車輛司機認為我們本身車能夠匯入車流,達到一個更流暢的駕駛。
在下班高峰的時候,還會看到有各種各樣的自行車,我們要進行有效的識別,才能保證對這些自行車或者摩托車保持安全的車距。隨著我們測試及運營的區域不斷擴大,我們也會看到一些繁忙的路段,有一些非常大的十字路口也需要進行穩定的運行。這種大的十字路口往往就是大家的車本身開的就會非常的不規則,同時也會看到有很多的行人和摩托車會突然的竄了出來,其實對我們本身系統的性能、可靠性、穩定性提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我們跑的一些路段不是經常有車的,但是這種情況我們也往往會發現,很多行人他們會不注意,就會突然竄了出來。其實在無人車看起來,這個本身也是一樣的技術挑戰,就是說你要在百分之百的時間內達到穩定的運行。
隨著運營時長的不斷擴大,我們一定會遇到一些惡劣的天氣。像小馬智行在廣州展開了一個常態運營,我們會遇到很多大雨天,業界很多的人會知道說,其實雨天對于無人車本身是個巨大的技術挑戰,由于一些激光雷達的硬件限制。但是通過我們的軟件調優,現在對于這種雨天,包括灑水車這樣一些比較少見的場景,我們也能夠達到非常有效的以及穩定的運營。
這是一個暴雨天的場景,即使在這種場景下,我們的車輛還是能夠繼續保持一個穩定的運營,包括對于車輛有效的識別,還是保持了一個非常高的準確度。
當然我們在一個區域里面進行穩定運營,還會發現,有時候會經常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比如說有一些車放在路邊,我們需要識別出一些交通的標志。尤其是有一些道路施工的話,我們必須要識別出這些道路的標志,臨時放置的那些錐形物理,這樣我們車輛才能進行有效的規劃,找出一條能夠往前開的路。這些對于無人車來說都是難點,但是根據我們現在逐漸逐漸進行的技術迭代,我們正在解決這一類的問題。
這是一個在美國下班高峰的場景,其實跟國內很相似,也有很多車擠在中間,我們也需要動態的規劃找出車輛的空檔才能換道。
最后給大家看一下我們卡車的技術,這是我們卡車在高速行駛上同時識別周圍的一些車輛情況。
我剛才說了,無人車本身技術的發展,從之前的一些固定的路線逐漸逐漸轉換為一個限定區域內的全時段、全天氣情況下的一個常態化的運營,在這個條件下,其實非常重要的對于軟件的一部分來說就是,算法必須具有高擴展性,因為之前如果你跑的只是幾條固定路線的話,對于每次軟件迭代可以說我手動去跑一下這幾條路線,看看我這個是不是有提升就好了,但是當你在一個區域內,可以讓你的用戶選擇幾十個的時候,其實這里面的路徑就相當于有幾百條、甚至上千條。如果你的算法本身不具有高擴展性,其實你是很難支撐一個固定區域內常態化運行的。同時我們意識到,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其實你很容易會有一些突發的事情,比如我剛才說的一個事故或者說有一個施工區域,在這個情況下所有的道路都必須是動態規劃的,這也是對無人車本身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其實根據小馬今年的發展來說,我們對這些突發的動態的技術本身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們也非常有信心能夠全天的來支持這個常態化的運行。
小馬智行經過三年左右的發展,在全球目前已經擁有了500人的研發團隊。當然我們也同時意識到,我們最大的優勢或者我們最擅長的地方在于開發無人車系統本身。但是我們并不涉及到車輛制造,所以在這塊我們會非常強調要與世界頂級的車廠和生態伙伴建立深度合作的關系。
目前來說,我們的測試主要集中在美國硅谷、中國北京和中國廣州。
今年的幾個亮點。首先,在4月份我們開始了投入自動駕駛卡車的布局,在6月我們獲得了加州Robo—Taxi的運營牌照,這表明了我們對RoboTaxi本身的堅持投入。在8月,我們正式宣布與全球第一大車廠豐田展開深度合作。9月,我們與我們的好伙伴廣汽,在他們最新發布的Ain LX車型上發布了我們L4級自動駕駛平臺。
剛剛大家看到的很多路線是基于我們第三代產品PonyAlpha,當時我們測試是采用了多傳感器的融合,以及定制化的平臺,使得PonyAlpha處理復雜的路況。
就RoboTaxi來說還有很大一塊是用戶體驗。這塊小馬智行現在執行了PonyPilot的APP,用戶可以通過它進行打車預約。上來我們有一個PonyHI的交互界面。在后端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控制中心,集中我們的車隊管理,同時我們也會監控實時的交通狀況數據,如果有一些交通變化我們通過這個數據中心可以發給我們的無人車隊,讓我們的無人車進行自主的優化循路。
今天在硅谷、廣州和北京有小部分的用戶已經嘗試了我們PonyPilot這個Program,享受到了未來共享出行的優先福利,但是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讓更多的普羅大眾享受到這個未來出行的便利。
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