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百人會|劉好德:全面電動化戰略引導,新能源車增長幅度趨于穩定
2019年1月11-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在京召開,此次壇主題是“汽車革命與交通、能源、城市協同發展”,圍繞汽車零排放和電動化變革、能源轉化及傳統能源公司轉型、未來交通和出行變革圖景、下一代汽車關鍵技術發展、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核心供應鏈培育、汽車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國際創新對接、產業政策調整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會議期間,以“全球零排放與全面電動化大會”為主題的高層論壇舉行,會上,交通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好德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今天有機會給大家作報告。剛才郭院長就乘用車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報告,也有很多很好的思考,慧明剛才也介紹到了。我今天就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給大家作一個介紹,我們是來自于用戶使用環節,就是運營企業在使用這些車的時候,車輛在運營環節表現出來的實際性能,我們也是在能源基金會慧明的支持下去年做了一些研究,時間關系,我簡單地把一些結論性給大家作一個報告。
我們國內新能源車產業規模一直是上升的,這是由于政策的支持,現在我們處在成長期,下一個階段向成熟期邁進。交通運輸行業從2015年以來有相應的政策,2015年新能源車推廣應用,2020年是30萬輛的指標任務,2017年的時候結合2016、2017年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現實情況,基于幾年來各個城市推廣的力度,國家在相關方面提出的政策要求,包括今年的“藍天行動”保護計劃,我們幫助部里提升了目標,2020年的目標是60萬輛。
我們拿到的數據是2017年底的數據,2018年的數據還沒出來,這三年總體的情況,新能源公交車增加22萬輛,2017年底是25.7萬輛,這三年分別是5萬輛、8萬輛、9萬輛。2017年新增和更換車輛新能源車占比達到86%,雖然數據沒統計,在今年下半年的時候也做過一些摸查,保守估計新能源公交車輛已經超過了30萬輛,新能源車是超過71%的。今天的主題是全面電動化,新能源車增長幅度是趨于穩定的。下面是我們每年統計30幾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新能源車推廣數量的情況。2015年和2016年高速增長的幾個省份:山東、廣東等等,2017年增幅已經放緩,甚至有些省份回落,因為趨于飽和的狀態。從這幾年推廣車輛的動力結構類型來看,這當中也結合一些補貼政策的調整,大家能看到純電動的比例從65%到79%、到81%,混合動力的比例在下降。運營里程也是結合新能源車補貼的數據,2016年統計的日均的新能源是97公里,2017年是119公里,現在車輛標稱的續航里程基本上是能夠滿足日均運營的,而且運營企業在使用了幾年以后,現在一個保守的策略有一個潛在的能力可能沒有發揮出來,應該是保守的使用,應該是能夠基本滿足使用。
行業現在電動化趨勢大家也都知道,深圳公交全面電動化,杭州主城區清潔能源,主要是新能源全面電動化,二、三線城市都在爭先搶全面電動化的第一,這是我們統計的到2016年底36個中心城市電動化比例的情況。新能源車這幾年快速發展,運營企業的反饋也出現一些問題,有經驗,也有問題,現在結合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去年部里面提出這個訴求,我們跟幾家單位,包括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一起做了這么一個研究課題。
第二方面,結合我們的評估,結論性的給大家展示。主要是設計了一套評價指標體系,不同于生產端標稱的指標,我們面向運營企業能夠好理解的一些指標,還有就是一些可測算的,現在結合了一些企業的運營數據。主要是三個目的,一個是發現好的在用車型、發現好的運輸企業,不同的企業、不同城市之間也存在量化新能源車輛推廣的社會貢獻問題,從這四個角度,效率、環保、安全、成本四個大的方面提出了6+7一共13個指標。今天主要圍繞四個指標,從兩個維度介紹一些結論。
指標一:百公里電耗。1,由于敏感的原因我把一些城市隱藏掉,車型隱藏掉了,大家看到標好8代表8米,10代表10米,12代表12米。第一眼看上去不同的車型在百公里電耗水平上是有明顯的差距,越往上越高,差距應該還是比較大,8米車型,上面有一款8米的耗電非常高,因為電池類型不同的原因,下面這四款8米的,同一車型實際上電耗水平差距也是非常大的,總體上反映出來峰谷輪回的規律也非常明顯。2,暢銷的8米車型在不同地區百公里實際電耗的表現有幾個結論:地域的差距是有的,南方非常明顯,西南桂林地區在最下面,耗電最省。寒冷地區哈爾濱冬季百公里電耗接近80,這是兩個基本的結論。
指標二:百公里電耗季節差異率。1,比如說春秋聚類成一個車型,跟標稱的比,還有夏季標稱和冬季標稱的比,有幾個結論,比標稱的比例基本都是在1.2,多數在1.5以上,實際電耗,季節的差異率都在標稱的1.2、1.5以上,不同的車型,每個組之間是不同的車型,比如8米的、10米,不同的車型之間的差異也存在,而且也不小。冬季的差異是最大的,每一組數據當中看到冬季的比值灰色的都是相對高一些。最右邊的12米車型看到冬季很差,為什么特別標出來?實際上這是一款寬溫性性能比較好的電池,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現也沒有表現出寬溫性的比較有優勢的性能。2,暢銷的8米車型在不同城市的表現大家也能看到,不同城市差異是非常大的,而且總體上都是在1.5倍以上,北方城市四季分明,冬季較高,南方城市比較溫和,差異不大,這是一個基本的結論,哈爾濱夏季明顯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冬天是尤其高。
指標三:新車續駛里程與標稱比例。1,定義一下新車,出廠不足一年,為什么是三萬公里?因為每年補貼是三萬公里,出廠不足一年且總行駛里程小于3萬公里,跟標稱比都是小于1的,不同車型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也不小,尤其個別車型的差異非常大,在用戶端來講,可能他選車的時候對標稱里程就存在理解的問題。2,暢銷的8米車型在不同城市的續駛里程和標稱的區別,四季的規律還是存在的,白銀地區由于很多其他的因素,我不展開講了,相對比較高。
指標四:萬公里續駛里程衰退率。1,我不細講了,最后結論是三年衰退18%,平均一年萬公里衰退1%,五天衰退30%,這是使用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性能。2,暢銷8米車型在不同城市,溫度低的地區,哈爾濱地區衰退率高一點,1.5%,跟溫度是明確相關的。單值來看,絕對值不高,累積起來還是有衰退的問題。
最后一點建議。上面的研究是一部分,我們覺得技術性能應該說還是基本滿足的,因為科技年報拿到全口徑的公交車的日均運營里程是150公里,我們掌握各個公交公司在使用純電動車的時候是有一部分保守,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基本還是滿足的,地域之間是存在差距的,生產環節和使用環節存在差距,標稱跟實際反映出來的指標也是不同的,車企甚至車型之間也是存在差距的,這可能是技術條件、技術實力、智能水平的問題。
下一步結合這個課題有一些想法,簡單說一下,完善性能優化評估方法,增加評估場景,在交通部運輸司指導下組織第一屆全國新能源客車的車輛性能大賽,國內暢銷的十幾款主流車型都來比賽了,一些指標也在這里應用,效果比較好,我們還會繼續舉行競賽活動。第二個是面向企業運營,我們是13個指標,第二類是企業在使用這些指標的時候,運營組織方面是怎么樣的,時間原因我沒有介紹那部分指標,這方面結合評估的情況,企業存在可以因地制宜選車的用車策略問題,還有就是可以有提升運營組織空間的問題。第三個是面向車輛的制造/銷售,就是上游有一些,要打破地域保護,是有量身定做,定制開發,定制開發的問題,比如寒冷地區的電池維保策略是不是可以差異化,不展開講了。
上面是我們做的主要工作。最后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剛才郭院長也講到,主要是在設施配套、政策保障等等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謝謝大家,這是我以上的報告。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