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董海洋:智能未來、綠色出行、極致體驗
2018年1月20-21日,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8年會在北京召開,21日上午舉行的“定義未來,引領變革”主題峰會,主要針對電動汽車產業在新階段面臨的形式與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途徑與重點,電動汽車領域的全球協作,跨界融合與創新協同;智能汽車發展路沿線,電動汽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技術路線、模式創新;企業如何應對補貼全面取消、雙積分政策等等;從產業界看政策走向用途建議。
會上,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董海洋,發表《智能未來、綠色出行、極致體驗》主題演講,演講內容如下:
尊敬的付總,尊敬的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的董海洋。站在這里,心情頗為忐忑。一汽集團關于電動汽車或者智能網聯的業務已經開展很長時間了,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智享未來、綠色出行和極致體驗。”主要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向各位分享一下一汽集團在去年8月2號徐留平同志到任之后,我們重新確立的一汽集團未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的戰略。第二點,將我們這些年實踐的思考跟各位分享一下。關于變革的壓力和發展的方向,我不浪費時間了。
我們對未來的思考,更側重一點,我們在新能源發展的同時,必須要同步發展智能網聯事業,因為這也是我們汽車產業技術的一個制高點。一汽集團在1998年是中國最早(剛才付老告訴我是1998年)、第一個開始推動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廠家。我們東北有一句很通俗的說法,一汽往往是起床起得最早,起來一看大家都在睡覺,回頭又睡覺了,再一覺醒來,發現大家都起了,自己成了起得最晚的一個。這是一汽在新能源業務方面,包括智能網聯方面所面臨的窘境。1998年距今已經20年了,我們那時候已經作出紅旗HEV,但整個“十二五”期間新能源銷售只有1250臺,這是現狀。智能網聯方面,1月8日徐董事長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新紅旗的品牌戰略,包括我們要在2025年實現具備L5的自動駕駛的能力,到2023年紅旗要實現全面電驅化,2028年一汽旗下所有的乘用車要實現全部的電驅化這樣的目標。
新能源最重要的是三點,第一是平臺,第二是三電,第三是充換電,這三點也是我們作為規劃業務的一個前提。一汽想在接下來的五年,圍繞著A00、A級和B級等產品建立自己的純電動的平臺。在銷量目標方面,我們力爭到2021年進入中國的新能源銷售的第一陣營,也就是前5名。
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具體來說在動力電池方面我們是1235:1我們要建立一個工業園區,2我們會選擇兩個優秀的資源,3我們要建立48伏包括PHEV或者混合動力,包括純電和三個電動平臺,還有五款電池,在電驅方面,我們用拳頭來代表我們的戰略,我們有五個拳頭產品,同時收益,包括戰略性的合作,包括我們現在已經跟精進、電驅動進行了深度的合作。一汽在電驅動方面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內不是一流,而是最優秀的電機研發團隊。整個電機從80千瓦到240千瓦,包括大功率電池,我們的繞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
在智能網聯方面,現在發展速度非???,一汽集團在徐留平改革之后,分別設立了兩個辦公室,一個新能源辦公室,一個智能網聯辦公室。同時也設立了兩個獨立的研發院,一個叫新能源院,一個是智能網聯院。這兩個院在縱向上,在地理范圍上,比如在北京、上海、慕尼黑,包括美國的硅谷都在平行布局,來吸納各地的人才。我們想在未來一到兩年快速形成一個很好的人才梯隊。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因為現在改革之后的一汽,紅旗品牌由集團來擔當,集團不僅要管,還要做。集團所有的領導,包括集團經營班子,都在紅旗上有分工,所以我們要讓紅旗率先實現新能源和智能網聯。今年10月份將推出一款4.5米左右的純EV平臺,續駛里程在310公里左右。到明年國慶的時候,我們將利用紅旗平臺推出一款燃料電池汽車,百公里加速時間為8秒到8.5秒,比今年CES展上韓國現代推出的燃料電池車要快一秒,氫消耗、電功率數等都是非常好的。到2020年上半年,我們想推出一個全新的FME平臺的電動車,到2025年全系將有15款紅旗的電動車。這僅就紅旗品牌而言。
在智能網聯方面我們有一個CFD的進程,首先搭載,然后融合,最后實現專屬性開發。目前我們按照整體部署分了若干模塊,包括HMI模塊,包括L2、L3、L4模塊,現在整個一汽新大樓,包括未來的停車,包括廠區參觀,將來各位領導和專家去一汽的時候,可以看到具有L3級的無人駕駛的車輛,進行展示,包括實際操作,就在我們新的研發基地。這是新能源三個發展平臺,從純電到燃料電池,包括混動,這是我們漸次的發展方向。
對于一汽集團來說我們是一個后來者,這是一個日新月異、大河奔流的時代,一汽集團也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下,全力擁抱變化,希望能夠走出東北,能夠建立一個以一汽為中心的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未來的新業態。我們也希望和更多的朋友結盟、攜手,一起為共和國的長子助力。
最后,有三點不成熟的思考,也請各位專家指導。第一點,可能這些東西大家都知道,我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從實踐來說,應該建立全國統一的打破地域性的或者區域性地方保護的目錄制、補貼制,中國還應該建立一個統一化的市場,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認為新能源必須是CAV,必須是智能網聯車。單獨發展新能源車,我認為政策的依賴性太大。我一直覺得新能源汽的發展是靠政府的push,但是智能網聯的發展要靠pull,靠消費者拉動,一個push,一個pull,發展的內在動力不一樣,后者會比前者更為活躍。
第三點就是數據的重要性,中國一半的企業是合資企業,中國未來汽車企業,我們原來是在新一輪改革過程中變成一個鐵疙瘩,我們發現傳統的汽車企業變得很可憐,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占據數據,如果失去了數據,傳統車企真就變成了只有原來一半價值的鐵疙瘩。建議不太成熟,希望各位專家指導。謝謝!
(根據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